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下“竹”功夫编织“双碳”大蓝图

    2024-05-16 16:36:45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沈仁平 前锋融媒 丁彦博初夏时节,在观塘镇碧峰村,千亩竹林正在拔节生长。这是前锋区首批规划建设的竹产业基地之一,将为区内的竹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

     

    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双碳”目标;去年6月,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那么,拥有近3.5万亩竹林的前锋,如何抢抓机遇,让小小竹子编织“双碳”大蓝图?

     

    政策叠加 竹产业机遇涌现

     

    前锋区土壤、气候适宜多种竹类生长,且竹材、竹笋产量较高,很多当地农户一直有种竹的传统习惯。

     

    丰富的竹资源催生了前锋蓬勃发展的竹加工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各类竹加工类市场主体如春笋般涌现,但大多数集中在低端的初加工环节——原竹通过简单加工制成竹签、竹筐等初级产品推向市场,产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面临竹产业难以发展壮大的困境。

     

    “近年来,传统竹产业产值逐年下降。”前锋区林业发展中心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股负责人代春介绍,一方面是竹制品规模小、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塑料制品仍占据绝对优势,很多竹制品可以被塑料替代,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如何在“一根翠竹”上寻找新突破?近年来,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十四五”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竹林风景线高质量建设规划》,广安市也相继发布《关于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为前锋区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此,前锋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安市前锋区2022—2025年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广安市前锋区推进竹产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试行)》,按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思路,采取新造、改造等方式,扩大竹林增量、提升竹林质量,强化产品加工,推进竹旅融合,科学有序推进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系列政策,为前锋区发展竹产业、壮大主导产业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此外,根据相关奖补办法,前锋区对白夹竹、麻竹提质改造200亩以上,按200元/亩一次性给予奖补,对新造绵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按600元/亩给予奖补,这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竹产业的信心。

     

    培育龙头 竹纤维产业领航

     

    近年来,前锋区以工业立区,围绕自身优势,精准选取发展赛道,坚定不移推动纺织鞋服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智改数转、集链成群,工业企业逐步由传统制造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在前锋区,竹纤维作为原材料之一被广泛使用,引进一家大型竹纤维加工企业,与区内鞋服纺织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计划应运而生。

     

    2020年7月,广安建平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前锋区人民政府签订《建平集团产业园投资协议》,作为前锋区引进培育的竹纤维生产龙头企业,该项目总投资32.5亿元,占地700亩,含世明科技、浩强实业、宝根物流3个子项目,采用国际三大知名品牌之一的安德里茨竹纤维制造工艺设备。主要工艺是将竹片制成竹纤维后,再加工为食品卡纸、生活用纸、纸浆模塑、高端擦拭纸、木质素、竹纤维纺织品等成品。

     

    5月13日,记者走进广安建平集团轻工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正将竹片投入竹纤维生产线,经过脱青、发酵、蒸煮、挤压、撕裂等一系列工序后,竹片被制作成竹纤维,再经过打包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建材生产商。

     

    “这条生产线是目前广安最大的单体竹纤维生产线,年产竹纤维可达20万吨。”广安建平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贾光辉说,2025年12月,待所有生产线全部建成投用后,公司将拥有川东北地区最大的年产20万吨竹纤维生产线、22万吨生活用纸及纸浆模塑生产线。项目满产后,预计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年税收2.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约1000人。

     

    贾光辉介绍,依托巨大的生产能力,每年仅竹片原料就需要60万吨以上,可带动市内新发展原竹种植40万余亩,促进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该项目可实现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竹材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实现碳减排,助力碳中和。

     

    多元发展 竹资源就地转化

     

    “竹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我们也结合区内竹资源分布情况,推动竹资源就地转化,真正让竹子‘长在山上竹成景、藏在土里笋变金、砍下山来成为宝’。”代春说。

     

    广安百业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加工生产豆干、鸡爪、鱿鱼、竹笋等休闲食品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每年需要收购20万吨各类竹笋用于制作休闲食品,大部分原材料来自前锋本地。

     

    “本地化采购能最大程度节约物料成本,且前锋竹笋产量大、品质好。目前,货源非常稳定。”广安百业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张小均说。

     

    此外,该区全面提升和挖掘竹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充分做好“竹产业+”文章,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竹林小镇、竹林人家,大力培育“竹文创+”“竹旅游+”“竹康养+”“竹教育+”等多种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华蓥山白夹竹和渠江麻竹资源,立足“双竹连响”前锋名片,深化竹与历史、文化、民俗的融合发展,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创新开发竹旅融合项目,打造竹文创基地,围绕桂兴镇、区国有林场打造白夹竹景观环线,围绕S304省道、桂兴镇—界牌村打造2条翠竹长廊,围绕渠江沿线打造竹林带。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竹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三产‘竹林+’方面做活文章,预计到2025年,新增竹区生产道路15公里,竹林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建成竹林小镇、竹林康养基地,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集约高效、竹旅融合的竹产业体系。”代春说。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下“竹”功夫编织“双碳”大蓝图

    2024-05-16 16:36:45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沈仁平 前锋融媒 丁彦博初夏时节,在观塘镇碧峰村,千亩竹林正在拔节生长。这是前锋区首批规划建设的竹产业基地之一,将为区内的竹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

     

    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了“双碳”目标;去年6月,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那么,拥有近3.5万亩竹林的前锋,如何抢抓机遇,让小小竹子编织“双碳”大蓝图?

     

    政策叠加 竹产业机遇涌现

     

    前锋区土壤、气候适宜多种竹类生长,且竹材、竹笋产量较高,很多当地农户一直有种竹的传统习惯。

     

    丰富的竹资源催生了前锋蓬勃发展的竹加工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各类竹加工类市场主体如春笋般涌现,但大多数集中在低端的初加工环节——原竹通过简单加工制成竹签、竹筐等初级产品推向市场,产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面临竹产业难以发展壮大的困境。

     

    “近年来,传统竹产业产值逐年下降。”前锋区林业发展中心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股负责人代春介绍,一方面是竹制品规模小、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塑料制品仍占据绝对优势,很多竹制品可以被塑料替代,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如何在“一根翠竹”上寻找新突破?近年来,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十四五”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竹林风景线高质量建设规划》,广安市也相继发布《关于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0—2025年)》等文件,为前锋区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此,前锋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安市前锋区2022—2025年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广安市前锋区推进竹产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试行)》,按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思路,采取新造、改造等方式,扩大竹林增量、提升竹林质量,强化产品加工,推进竹旅融合,科学有序推进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系列政策,为前锋区发展竹产业、壮大主导产业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此外,根据相关奖补办法,前锋区对白夹竹、麻竹提质改造200亩以上,按200元/亩一次性给予奖补,对新造绵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按600元/亩给予奖补,这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竹产业的信心。

     

    培育龙头 竹纤维产业领航

     

    近年来,前锋区以工业立区,围绕自身优势,精准选取发展赛道,坚定不移推动纺织鞋服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智改数转、集链成群,工业企业逐步由传统制造型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在前锋区,竹纤维作为原材料之一被广泛使用,引进一家大型竹纤维加工企业,与区内鞋服纺织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计划应运而生。

     

    2020年7月,广安建平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前锋区人民政府签订《建平集团产业园投资协议》,作为前锋区引进培育的竹纤维生产龙头企业,该项目总投资32.5亿元,占地700亩,含世明科技、浩强实业、宝根物流3个子项目,采用国际三大知名品牌之一的安德里茨竹纤维制造工艺设备。主要工艺是将竹片制成竹纤维后,再加工为食品卡纸、生活用纸、纸浆模塑、高端擦拭纸、木质素、竹纤维纺织品等成品。

     

    5月13日,记者走进广安建平集团轻工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正将竹片投入竹纤维生产线,经过脱青、发酵、蒸煮、挤压、撕裂等一系列工序后,竹片被制作成竹纤维,再经过打包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建材生产商。

     

    “这条生产线是目前广安最大的单体竹纤维生产线,年产竹纤维可达20万吨。”广安建平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贾光辉说,2025年12月,待所有生产线全部建成投用后,公司将拥有川东北地区最大的年产20万吨竹纤维生产线、22万吨生活用纸及纸浆模塑生产线。项目满产后,预计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年税收2.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约1000人。

     

    贾光辉介绍,依托巨大的生产能力,每年仅竹片原料就需要60万吨以上,可带动市内新发展原竹种植40万余亩,促进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该项目可实现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竹材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实现碳减排,助力碳中和。

     

    多元发展 竹资源就地转化

     

    “竹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我们也结合区内竹资源分布情况,推动竹资源就地转化,真正让竹子‘长在山上竹成景、藏在土里笋变金、砍下山来成为宝’。”代春说。

     

    广安百业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加工生产豆干、鸡爪、鱿鱼、竹笋等休闲食品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每年需要收购20万吨各类竹笋用于制作休闲食品,大部分原材料来自前锋本地。

     

    “本地化采购能最大程度节约物料成本,且前锋竹笋产量大、品质好。目前,货源非常稳定。”广安百业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张小均说。

     

    此外,该区全面提升和挖掘竹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充分做好“竹产业+”文章,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竹林小镇、竹林人家,大力培育“竹文创+”“竹旅游+”“竹康养+”“竹教育+”等多种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华蓥山白夹竹和渠江麻竹资源,立足“双竹连响”前锋名片,深化竹与历史、文化、民俗的融合发展,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创新开发竹旅融合项目,打造竹文创基地,围绕桂兴镇、区国有林场打造白夹竹景观环线,围绕S304省道、桂兴镇—界牌村打造2条翠竹长廊,围绕渠江沿线打造竹林带。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竹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三产‘竹林+’方面做活文章,预计到2025年,新增竹区生产道路15公里,竹林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建成竹林小镇、竹林康养基地,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集约高效、竹旅融合的竹产业体系。”代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