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7:06:39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黄韬)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决策部署,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场监管主责主业,聚焦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与价格行为监管,深度融入“群腐”、“清源”等专项行动,创新构建并实践“五化”监管模式,即监管常态化、联动协同化、打击精准化、赋能智慧化、机制长效化,形成“强日常、重联动、严查处”的立体防护格局,在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将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构建起全覆盖、精细化、风险导向的日常监管体系。一是全域覆盖与重点盯防。 对辖区内677家医疗机构和药店实现年度检查全覆盖。锁定药品零售企业、各级医疗机构(含公立、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站)等高风险主体,聚焦处方药凭处方销售、药师在岗履职、网络售药、药房管理、药品耗材定价、医疗服务收费等关键环节,制定详实计划,实施靶向监管。二是风险分级与动态监测。对慢性病用药、特殊药品、集采中选产品、儿童用药等高危品种实施重点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建立价格收费动态监管台账,实现风险隐患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三是技术支撑与风险预警。 强化抽样检验,重点对中药饮片、集采药品、国省抽不合格品种等开展靶向抽检(累计抽检药品40批次、医疗器械2批次)。做实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2025年1-5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9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52例),为质量风险预警和案件线索挖掘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深刻认识医保基金监管的系统性、复杂性,主动打破部门壁垒,构建高效协同作战机制。一方面深化跨部门协作。与医保、卫健、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紧密协作机制,通过联合发文、联合检查、联席会议、数据共享(如共享信息精准锁定“三假”骗保线索)、案件协查、线索移交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工作联动、成果共享”;另一方面强化行刑纪衔接。推行“监检结合”工作法,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同步推进,即时固定证据。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案件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对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025年移送医保基金专项行动案源线索2条),形成纪法协同震慑。
坚持“零容忍”态度和“四个最严”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利剑出鞘,严惩违法。 专项整治中精准锁定五类违法行为:一是药品质量安全(非法渠道购药、经营使用过期药、储运不当);二是药品经营规范(处方药无处方销售、超范围经营);三是医疗器械安全(经营使用过期、失效、未注册医疗器械);四是价格收费违法(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重复收费、自立项目、超标准收费);五是配合打击“三假”骗保中的相关价格违法和药械质量问题。2025年共查处药品类案件11件、医疗器械类案件4件、价格违法类案件3件,罚没款总计81.15万元,其中查处10万元以上大案要案3件,有力彰显了执法权威与震慑力。
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以科技赋能监管提质增效。一方面智慧平台全覆盖,全力推进智慧监管“一键溯”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全县208户药店100%接入并实施视频监管;另一方面非现场监管显成效, 依托平台开展线上巡查(已完成204家次)、风险监测与数据分析,高效识别药师不在岗、违规销售处方药等异常经营行为及潜在医保基金风险点,大幅提升监管覆盖面和反应速度。
着眼长远,着力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一是能力提升固根本:强化执法人员政策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重点提升识别异常交易、挖掘隐蔽违法行为的能力。二是行业自律促规范: 推动规范化药店建设,开展行政约谈,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经营。三是信用约束增威力: 探索实施“黑名单”制度和跨部门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四是社会共治筑防线: 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凝聚守护基金安全的广泛共识和群众力量。
下一步,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五化”举措,不断提升日常监管精细化水平、协同联动紧密度、执法打击威慑力和智慧监管应用深度,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为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贡献更加强劲的市场监管力量。
2025-07-01 17:06:39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黄韬)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决策部署,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场监管主责主业,聚焦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与价格行为监管,深度融入“群腐”、“清源”等专项行动,创新构建并实践“五化”监管模式,即监管常态化、联动协同化、打击精准化、赋能智慧化、机制长效化,形成“强日常、重联动、严查处”的立体防护格局,在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将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构建起全覆盖、精细化、风险导向的日常监管体系。一是全域覆盖与重点盯防。 对辖区内677家医疗机构和药店实现年度检查全覆盖。锁定药品零售企业、各级医疗机构(含公立、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站)等高风险主体,聚焦处方药凭处方销售、药师在岗履职、网络售药、药房管理、药品耗材定价、医疗服务收费等关键环节,制定详实计划,实施靶向监管。二是风险分级与动态监测。对慢性病用药、特殊药品、集采中选产品、儿童用药等高危品种实施重点监管,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建立价格收费动态监管台账,实现风险隐患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三是技术支撑与风险预警。 强化抽样检验,重点对中药饮片、集采药品、国省抽不合格品种等开展靶向抽检(累计抽检药品40批次、医疗器械2批次)。做实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2025年1-5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9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52例),为质量风险预警和案件线索挖掘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深刻认识医保基金监管的系统性、复杂性,主动打破部门壁垒,构建高效协同作战机制。一方面深化跨部门协作。与医保、卫健、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紧密协作机制,通过联合发文、联合检查、联席会议、数据共享(如共享信息精准锁定“三假”骗保线索)、案件协查、线索移交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互通、力量互补、工作联动、成果共享”;另一方面强化行刑纪衔接。推行“监检结合”工作法,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同步推进,即时固定证据。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案件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对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025年移送医保基金专项行动案源线索2条),形成纪法协同震慑。
坚持“零容忍”态度和“四个最严”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利剑出鞘,严惩违法。 专项整治中精准锁定五类违法行为:一是药品质量安全(非法渠道购药、经营使用过期药、储运不当);二是药品经营规范(处方药无处方销售、超范围经营);三是医疗器械安全(经营使用过期、失效、未注册医疗器械);四是价格收费违法(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重复收费、自立项目、超标准收费);五是配合打击“三假”骗保中的相关价格违法和药械质量问题。2025年共查处药品类案件11件、医疗器械类案件4件、价格违法类案件3件,罚没款总计81.15万元,其中查处10万元以上大案要案3件,有力彰显了执法权威与震慑力。
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以科技赋能监管提质增效。一方面智慧平台全覆盖,全力推进智慧监管“一键溯”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全县208户药店100%接入并实施视频监管;另一方面非现场监管显成效, 依托平台开展线上巡查(已完成204家次)、风险监测与数据分析,高效识别药师不在岗、违规销售处方药等异常经营行为及潜在医保基金风险点,大幅提升监管覆盖面和反应速度。
着眼长远,着力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一是能力提升固根本:强化执法人员政策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重点提升识别异常交易、挖掘隐蔽违法行为的能力。二是行业自律促规范: 推动规范化药店建设,开展行政约谈,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经营。三是信用约束增威力: 探索实施“黑名单”制度和跨部门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四是社会共治筑防线: 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凝聚守护基金安全的广泛共识和群众力量。
下一步,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五化”举措,不断提升日常监管精细化水平、协同联动紧密度、执法打击威慑力和智慧监管应用深度,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为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贡献更加强劲的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