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绵竹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助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4-12-20 14:12:32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通讯员 罗天琪 牟文)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绵竹市的西南敬老院看到,新粉刷的院墙整洁明亮,贴心的适老化设施尽显关怀,新更换的床位舒适安全……这是绵竹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绵竹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持续跟踪监督,助力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完善养老机构设施 提升服务质量

    截至2023年底,绵竹市户籍人口48.4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人14.8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0.6%。这一现状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部署和《绵竹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

    绵竹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专题询问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调研组,从今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汇报、查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12个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展开调研,全面收集、掌握我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开展问询。

    在走访调研中,专题询问调研组发现西南敬老院存在适老化设施不完善、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为此,他们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对西南敬老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

    “西南敬老院是2008年修建的,有74名老人居住,其中失能老人有20余名。西南敬老院的护理能力等级提升项目改造于2024年10月初启动,目前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经过此次改造,敬老院不仅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还对水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增强了居住的安全性。改造完成后,敬老院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老人,让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西南敬老院院长朱轲说。

    今年以来,绵竹市人大代表针对养老机构的升级与扩建项目提出了《关于开展绵远敬老院消防改造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的投入的建议》等多项建议,积极推动养老机构的升级与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助力助餐点建设 满足多样化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剑南街道的长者乐聚·邻里食坊老年助餐点,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域。记者注意到,助餐点的设施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安装了防滑地板、适老化桌椅等,确保老年人在用餐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有效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根据前期摸排,综合老年人就餐需求、配送半径、场地限制等因素,在市人大和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剑南街道于2024年5月将原市委党校北辰宾馆改造成示范性老年助餐点。目前项目已竣工并组织验收,正在进行前期运营准备工作。”剑南街道社事办工作人员苑超江说,项目投入运营后,将覆盖多个社区,服务老年群体3000余人。

    为推动老年助餐点建设,绵竹市人大代表多次对全市老年助餐点进行专题询问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将城区内社区闲置的房屋资产改造成老年食堂,充分发挥社区主导作用”的建议》,积极参与助餐点的选址、建设和运营。

    “市人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切实指出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缺乏细致规划和统筹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等。”据绵竹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马超介绍,该局将根据市人大的建议和意见,全面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多元供给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逐一解决面临的问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

    绵竹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谢永斌表示,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养老专题询问目的是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关心关注养老工作,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绵竹市人大常将结合专题询问发现的问题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跟踪问效,助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尽其责、有序协同的基本养老服务格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产业,拓展养老服务方式,让城市发展更有品质和温度。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民生
  • /

    绵竹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助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4-12-20 14:12:32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通讯员 罗天琪 牟文)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绵竹市的西南敬老院看到,新粉刷的院墙整洁明亮,贴心的适老化设施尽显关怀,新更换的床位舒适安全……这是绵竹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绵竹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持续跟踪监督,助力推动全市养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完善养老机构设施 提升服务质量

    截至2023年底,绵竹市户籍人口48.4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人14.8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0.6%。这一现状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部署和《绵竹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

    绵竹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专题询问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调研组,从今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汇报、查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12个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展开调研,全面收集、掌握我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开展问询。

    在走访调研中,专题询问调研组发现西南敬老院存在适老化设施不完善、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为此,他们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对西南敬老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

    “西南敬老院是2008年修建的,有74名老人居住,其中失能老人有20余名。西南敬老院的护理能力等级提升项目改造于2024年10月初启动,目前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经过此次改造,敬老院不仅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还对水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增强了居住的安全性。改造完成后,敬老院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老人,让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西南敬老院院长朱轲说。

    今年以来,绵竹市人大代表针对养老机构的升级与扩建项目提出了《关于开展绵远敬老院消防改造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的投入的建议》等多项建议,积极推动养老机构的升级与扩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助力助餐点建设 满足多样化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剑南街道的长者乐聚·邻里食坊老年助餐点,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域。记者注意到,助餐点的设施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安装了防滑地板、适老化桌椅等,确保老年人在用餐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有效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根据前期摸排,综合老年人就餐需求、配送半径、场地限制等因素,在市人大和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剑南街道于2024年5月将原市委党校北辰宾馆改造成示范性老年助餐点。目前项目已竣工并组织验收,正在进行前期运营准备工作。”剑南街道社事办工作人员苑超江说,项目投入运营后,将覆盖多个社区,服务老年群体3000余人。

    为推动老年助餐点建设,绵竹市人大代表多次对全市老年助餐点进行专题询问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将城区内社区闲置的房屋资产改造成老年食堂,充分发挥社区主导作用”的建议》,积极参与助餐点的选址、建设和运营。

    “市人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切实指出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缺乏细致规划和统筹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等。”据绵竹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马超介绍,该局将根据市人大的建议和意见,全面健全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多元供给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逐一解决面临的问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

    绵竹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谢永斌表示,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养老专题询问目的是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关心关注养老工作,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绵竹市人大常将结合专题询问发现的问题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跟踪问效,助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尽其责、有序协同的基本养老服务格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产业,拓展养老服务方式,让城市发展更有品质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