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建设良好家风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

    2018-05-31 11:24:05

    前几天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严书记事件”以严书记被查而暂告一个段落。它到底折射了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较为根本的有两个,一是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二是特权思想的问题。建设良好家风应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
    首先是对亲属不严。严小朋友尚年幼,使点小脾气、小任性,实属正常。严夫人护女心切也算是人之常情。但对子女的爱护要理性,要正视幼儿身上的小毛病或不良倾向和苗头,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严慈相济、家校合作,相信就会取得好的效果。事件中,严夫人显然不够理性。而且不止于是反应过度,也不止于感情用事,显然是被特权思想裹挟着而得意忘形了,已远远偏离了幼儿问题教育本身。网友们好奇的是严夫人的霸气、底气从何而来,又何以如此之大、如此之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网友们深挖紧掘,主料、佐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越爆越多,一个手握大权、大杀四方的严书记形象呼之欲出。在网络舆论酝酿发酵的同时,上级纪检部门及时跟进,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案调查,很好地回应了群众的关切。
    其次,“严书记”对自身不“严”。目前还没有“料”正面描述他对自身不“严”。但我们可从另一个侧面作些分析。作为父亲、丈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给子女和妻子。如果其非常注重廉洁自律,必然会或多或少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来。反之亦然。事实是我们看到了严夫人不可一世、飞扬跋扈的一面。可见,“严书记事件”,从表面上看,是反映了“严书记”对亲属不严,其实质却是对自身不严的表现。
    “严书记”不“严”的根源在哪儿呢?
    从内部来讲,没树立起严格科学的权力观。“春风”不必得意,得意不能忘形。从外部来讲,没有建立起严格科学的制度笼子。有些笼子看上去很漂亮,其实却是个摆设。除了哗众取宠外,形同虚设,根本关不住,或者说压根就不是为了关住,而是为了搪塞蒙混、掩人耳目。所以,“严书记事件”是内外部条件同时缺失导致的。可以这样说,严夫人的怒火充其量只是引爆事件的导火索。
    再由“严书记事件”引申开来,“严书记”们的出路在哪儿?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建设良好家风。
    首先,领导干部个体要从思想上入党、建党,彻底摒弃特权思想,树立起科学的权力观。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严以用权。党员是群众的先锋模范,领导干部是先锋的先锋、模范的模范,更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上加严。在这个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如果自身没有特权思想,没有以权谋私的思想,别人又如何能借用到我们手中的权力呢?自身不严,隐患无穷。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要被自己或他人的私欲挟持,甚至沦为权力的奴役和牺牲品。
    其次,要以身作则、培育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这在党内早已经是明文规定了。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头破除特权思想,破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特权思想,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领导干部,从行政管理上讲是管理者、领导者,但从政治上讲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培育良好的家风。
    第三,从宏观上讲,要织严、织密、织实、织好制度的笼子,把权力装进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看惯太多夫人反腐、情人反腐、亲朋好友反腐、利益关系人反腐,下属举报、同僚举报、私人利益受到侵害时的举报反腐,我还是更愿意看到制度反腐。看惯太多偶然事件拱出来的腐败现象,我还是更愿意看到系统性的机制性的必然反腐。因为,夫人反腐反掉的只是一贪一腐,而且精明的夫人们未必都肯反腐。偶然事件暴露的也只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一些腐败问题,而且精明的领导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未必都差。所以,与夫人反腐相比,我们更希望倚仗制度反腐的磅礴的正义力量。
    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严书记事件”再一次深刻地揭示,当前,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仍是老百姓最强烈的期待。反之,群众就不满意,人民就不答应。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根除特权思想,以身作则、培育良好家风。
    (文/合江县教育局 若水)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建设良好家风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

    2018-05-31 11:24:05

    前几天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严书记事件”以严书记被查而暂告一个段落。它到底折射了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较为根本的有两个,一是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二是特权思想的问题。建设良好家风应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
    首先是对亲属不严。严小朋友尚年幼,使点小脾气、小任性,实属正常。严夫人护女心切也算是人之常情。但对子女的爱护要理性,要正视幼儿身上的小毛病或不良倾向和苗头,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严慈相济、家校合作,相信就会取得好的效果。事件中,严夫人显然不够理性。而且不止于是反应过度,也不止于感情用事,显然是被特权思想裹挟着而得意忘形了,已远远偏离了幼儿问题教育本身。网友们好奇的是严夫人的霸气、底气从何而来,又何以如此之大、如此之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网友们深挖紧掘,主料、佐料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越爆越多,一个手握大权、大杀四方的严书记形象呼之欲出。在网络舆论酝酿发酵的同时,上级纪检部门及时跟进,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案调查,很好地回应了群众的关切。
    其次,“严书记”对自身不“严”。目前还没有“料”正面描述他对自身不“严”。但我们可从另一个侧面作些分析。作为父亲、丈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给子女和妻子。如果其非常注重廉洁自律,必然会或多或少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来。反之亦然。事实是我们看到了严夫人不可一世、飞扬跋扈的一面。可见,“严书记事件”,从表面上看,是反映了“严书记”对亲属不严,其实质却是对自身不严的表现。
    “严书记”不“严”的根源在哪儿呢?
    从内部来讲,没树立起严格科学的权力观。“春风”不必得意,得意不能忘形。从外部来讲,没有建立起严格科学的制度笼子。有些笼子看上去很漂亮,其实却是个摆设。除了哗众取宠外,形同虚设,根本关不住,或者说压根就不是为了关住,而是为了搪塞蒙混、掩人耳目。所以,“严书记事件”是内外部条件同时缺失导致的。可以这样说,严夫人的怒火充其量只是引爆事件的导火索。
    再由“严书记事件”引申开来,“严书记”们的出路在哪儿?从破除特权思想开始,建设良好家风。
    首先,领导干部个体要从思想上入党、建党,彻底摒弃特权思想,树立起科学的权力观。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严以用权。党员是群众的先锋模范,领导干部是先锋的先锋、模范的模范,更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上加严。在这个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如果自身没有特权思想,没有以权谋私的思想,别人又如何能借用到我们手中的权力呢?自身不严,隐患无穷。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要被自己或他人的私欲挟持,甚至沦为权力的奴役和牺牲品。
    其次,要以身作则、培育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这在党内早已经是明文规定了。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头破除特权思想,破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特权思想,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领导干部,从行政管理上讲是管理者、领导者,但从政治上讲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培育良好的家风。
    第三,从宏观上讲,要织严、织密、织实、织好制度的笼子,把权力装进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看惯太多夫人反腐、情人反腐、亲朋好友反腐、利益关系人反腐,下属举报、同僚举报、私人利益受到侵害时的举报反腐,我还是更愿意看到制度反腐。看惯太多偶然事件拱出来的腐败现象,我还是更愿意看到系统性的机制性的必然反腐。因为,夫人反腐反掉的只是一贪一腐,而且精明的夫人们未必都肯反腐。偶然事件暴露的也只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一些腐败问题,而且精明的领导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未必都差。所以,与夫人反腐相比,我们更希望倚仗制度反腐的磅礴的正义力量。
    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严书记事件”再一次深刻地揭示,当前,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仍是老百姓最强烈的期待。反之,群众就不满意,人民就不答应。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根除特权思想,以身作则、培育良好家风。
    (文/合江县教育局 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