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杜绝“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2018-05-29 17:12:37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隐形变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样。很多违规者侥幸心理作祟,“法不责众”就是原因之一“这是我们班子成员一起商量确定的”,这句话成了常见托辞。打着“集体决策”的旗号,戴上“民主决议”的面具,实质上还是一种集体腐败;“人人有份”,看似体现了领导班子对职工的关心,归根到底是权力的任性。(5月28日 《新华网》)
    在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时,有的单位为了掩人耳目搞“人人有份”,将“集体研究”当做“免责金牌”,已然触碰法纪高压线。这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格格不入,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破坏了干群关系,制约社会事业向前推进。所以,党员干部应自律、自省、自励,严守“三关”,杜绝“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自律,严守“责任关”。要根治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破除“法不责众”错误思想,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坚决纠正管辖范围内的作风问题,并且层层传导落实、层层压实责任,自觉遵规守纪,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以党章和《准则》《条例》为标尺,刻画纪律红线,惩治违法违纪的“字典”里没有“法不责众”。
    自省,严守“认识关”。“法不责众”被一些领导干部奉为“至理名言”,当成了“护身符”,要根除这种错误思想,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以上率下,深入剖析,主动整改,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近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公布了4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共查处问题3922起,其中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达961起。领导干部应以此为鉴,深刻自省,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自励,严守“使命关”。要从源头上杜绝党员干部“法不责众”的错误思想,应抓住牢记使命这一关键,自励勤勉,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自身素质,不断自励勤勉。“一心一意”的使命感,可以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言行的“铜墙铁壁”。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潮流中,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党员干部,为实现民主复兴的伟大梦想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福宝镇人民政府 梁洪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杜绝“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2018-05-29 17:12:37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隐形变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样。很多违规者侥幸心理作祟,“法不责众”就是原因之一“这是我们班子成员一起商量确定的”,这句话成了常见托辞。打着“集体决策”的旗号,戴上“民主决议”的面具,实质上还是一种集体腐败;“人人有份”,看似体现了领导班子对职工的关心,归根到底是权力的任性。(5月28日 《新华网》)
    在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时,有的单位为了掩人耳目搞“人人有份”,将“集体研究”当做“免责金牌”,已然触碰法纪高压线。这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格格不入,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破坏了干群关系,制约社会事业向前推进。所以,党员干部应自律、自省、自励,严守“三关”,杜绝“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自律,严守“责任关”。要根治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破除“法不责众”错误思想,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坚决纠正管辖范围内的作风问题,并且层层传导落实、层层压实责任,自觉遵规守纪,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以党章和《准则》《条例》为标尺,刻画纪律红线,惩治违法违纪的“字典”里没有“法不责众”。
    自省,严守“认识关”。“法不责众”被一些领导干部奉为“至理名言”,当成了“护身符”,要根除这种错误思想,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以上率下,深入剖析,主动整改,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近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公布了4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共查处问题3922起,其中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达961起。领导干部应以此为鉴,深刻自省,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自励,严守“使命关”。要从源头上杜绝党员干部“法不责众”的错误思想,应抓住牢记使命这一关键,自励勤勉,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自身素质,不断自励勤勉。“一心一意”的使命感,可以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言行的“铜墙铁壁”。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潮流中,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党员干部,为实现民主复兴的伟大梦想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福宝镇人民政府 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