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才培养当抓在“点”上
2018-05-15 17:47:10
5月11日,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正式与中埃国际咨询公司开展国际校企合作,共同开设“一带一路”定制班。双方就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及实习实训基地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互派挂职交流合作以及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确认,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5月12日 四川在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质到量的要求都愈来愈高。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当下,如何精准培养人才,如何让新时代的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各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抓好的两个“源头”。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目标是“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服务高铁建设、城乡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为助推中国自由贸易区及成渝城市群开放经济高地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此高的定位决定了其使命之重,工程之巨。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作出了有效的尝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鲜活人才,“源头活水”的引入更不容忽视。为此,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有的放矢,找到了中埃国际咨询公司这一强大而专业的科技“活水”,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培养地基因库,为各类建设、服务,尤其是“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专、法、语”集于一身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才不会成为空谈。中埃国际咨询公司董事长刘正刚的这一观点,正是基于人才需求这一“源头”提出的。
无论是最小的集市贸易,还是广阔的国际市场,要使产品做到畅销不败,那能否做到“适销对路”,是关键之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源头”,就是我们广阔的国际化市场。培养“专、法、语”集于一身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就是要从专业知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所在国的语言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永远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之路,凡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行为,都是无的放矢,成效更是事倍功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说大一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这样,通过开设“一带一路”定制班选定了“市场”导向,但不能止步于“签约”,最关键的是要能在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互派挂职交流合作以及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落到实处,才能从资源引进和市场需求这两个“源头”上抓在点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输出的良性循环,从而发挥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文/何竹梅)
新时期人才培养当抓在“点”上
2018-05-15 17:47:10
5月11日,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正式与中埃国际咨询公司开展国际校企合作,共同开设“一带一路”定制班。双方就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及实习实训基地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互派挂职交流合作以及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确认,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5月12日 四川在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从质到量的要求都愈来愈高。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当下,如何精准培养人才,如何让新时代的人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各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抓好的两个“源头”。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目标是“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服务高铁建设、城乡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为助推中国自由贸易区及成渝城市群开放经济高地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此高的定位决定了其使命之重,工程之巨。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的灵魂。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作出了有效的尝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鲜活人才,“源头活水”的引入更不容忽视。为此,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有的放矢,找到了中埃国际咨询公司这一强大而专业的科技“活水”,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培养地基因库,为各类建设、服务,尤其是“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专、法、语”集于一身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才不会成为空谈。中埃国际咨询公司董事长刘正刚的这一观点,正是基于人才需求这一“源头”提出的。
无论是最小的集市贸易,还是广阔的国际市场,要使产品做到畅销不败,那能否做到“适销对路”,是关键之关键。因此,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源头”,就是我们广阔的国际化市场。培养“专、法、语”集于一身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就是要从专业知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所在国的语言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永远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之路,凡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行为,都是无的放矢,成效更是事倍功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说大一点,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像江阳城建职业学院这样,通过开设“一带一路”定制班选定了“市场”导向,但不能止步于“签约”,最关键的是要能在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互派挂职交流合作以及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落到实处,才能从资源引进和市场需求这两个“源头”上抓在点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输出的良性循环,从而发挥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文/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