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家风扬文明之风

    2018-04-23 14:58:55

    2017年底至今,长沙县组织文艺工作者通过进户走访、查阅家庭档案、翻看家书族谱、聆听老人讲述等方式,共收集当地家风家训家规有关资料500多条、近2万字,并邀请知名艺术家为村民义务书写家风家训家规,免费赠送到户。《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6日)
    中华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自古就有培养良好家风的传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居蜀汉丞相高位,诸葛亮仍不忘在《诫子书》中如是告诫家族子弟;“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近代洋务派领袖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曾写到。
    家风是家族文化中的“根”,也是人的教育启蒙。好的家风可以造就一个人,坏的家风可以毁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所以家风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家事连着国事、政事、天下事。好的家风能否继承与发扬关系着我们社会能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关系着能否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以家风促民风。
    家风,它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智慧结晶和无价财富,蕴含着家族先祖和长辈对人生的思索、对世界的感悟以及对家族后人的鞭策和警训。弘扬和传承家风,严守祖训,躬身践行,潜移默化之中了便继承了传统美德,塑造了一个人的品性和人格,起到了教育和教化的功效,改善民风。
    以家风促社风。
    家风,就如心灵之中一盏明灯,严守家风构建了人们的最初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便不易在人生的“航途”之中迷失。尽管在新的时期社会更加多元,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但用家风为向导,才能构建人们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并坚守自身的底线。唯有此才会如涓涓细流汇聚江海,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所以当下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家风文化,挖掘和运用好家风中文化认同与家族认同的作用,立足于实践,结合新时期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转化创造、丰富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为营造文明风气注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
    作 者:邓鑫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区域在线
  • /

    家风扬文明之风

    2018-04-23 14:58:55

    2017年底至今,长沙县组织文艺工作者通过进户走访、查阅家庭档案、翻看家书族谱、聆听老人讲述等方式,共收集当地家风家训家规有关资料500多条、近2万字,并邀请知名艺术家为村民义务书写家风家训家规,免费赠送到户。《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6日)
    中华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自古就有培养良好家风的传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居蜀汉丞相高位,诸葛亮仍不忘在《诫子书》中如是告诫家族子弟;“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近代洋务派领袖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曾写到。
    家风是家族文化中的“根”,也是人的教育启蒙。好的家风可以造就一个人,坏的家风可以毁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所以家风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家事连着国事、政事、天下事。好的家风能否继承与发扬关系着我们社会能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关系着能否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以家风促民风。
    家风,它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智慧结晶和无价财富,蕴含着家族先祖和长辈对人生的思索、对世界的感悟以及对家族后人的鞭策和警训。弘扬和传承家风,严守祖训,躬身践行,潜移默化之中了便继承了传统美德,塑造了一个人的品性和人格,起到了教育和教化的功效,改善民风。
    以家风促社风。
    家风,就如心灵之中一盏明灯,严守家风构建了人们的最初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便不易在人生的“航途”之中迷失。尽管在新的时期社会更加多元,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但用家风为向导,才能构建人们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并坚守自身的底线。唯有此才会如涓涓细流汇聚江海,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所以当下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家风文化,挖掘和运用好家风中文化认同与家族认同的作用,立足于实践,结合新时期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转化创造、丰富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为营造文明风气注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
    作 者: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