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1:20:26
本报讯(记者 胡斌 文/图)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主动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放松。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3%,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确保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在四川省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川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生产保供,一手抓农安监管。省级精心组织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县域监测和飞行检查“五项监测”,围绕主导产业、农业园区、新型主体和品牌培育,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37142个。其中,例行监测农产品样品13503个,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2%、99.0%、99.7%、99.5%和99.3%,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持续向好。
目前,四川省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农产品检测机构193家,154家通过“双认证”,加上系统外公益性机构和社会经营性机构,全省通过“双认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总数达到20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重要保障力量。
2020年,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省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春雷”“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全省共检查主体23.9万家次,查办案件1415件,查获假劣农资2100多吨,挽回农民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此外,四川正积极筹建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2项,新发布47项,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达800项,数量居全省各行业首位;持续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40个县开展优质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在4个县(市、区),10个乡(镇)试点“鱼米之乡”创建工作;累计建成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1000万亩、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401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6个,标准化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新获批试点企业30家,总数达到94家,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到有效助力。
唱响“川字号”农产品品牌。2020年,四川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总数达25个。累计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面积878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26个,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5729个,纳溪特早茶、四川泡菜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互认名录。
借势创新营销,四川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郫县豆瓣、安岳柠檬、苍溪红心猕猴桃等18个产品列入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居全国第一;郫县豆瓣、蒲江雀舌等19个品牌荣登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五丰黎红花椒油、米仓山茶等22个品牌通过2020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初选;眉山春橘、通威鱼等30个品牌入选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此外,在饲料兽药质量安全情况方面,2020年全年共监督抽检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饲料样品1590批次,合格1570批次,合格率98.7%;开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风险监测116批(次),及时发现饲料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
2021年春节即将到来,节日期间的农产品消费旺盛,风险隐患易发。如何确保老百姓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赵勇表示,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将对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加强监测预警和巡查检查,各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在节日期间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指导培训和应急处置,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021年,我们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决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赵勇表示。
2021-01-22 11:20:26
本报讯(记者 胡斌 文/图)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主动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放松。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3%,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确保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在四川省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四川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生产保供,一手抓农安监管。省级精心组织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县域监测和飞行检查“五项监测”,围绕主导产业、农业园区、新型主体和品牌培育,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37142个。其中,例行监测农产品样品13503个,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2%、99.0%、99.7%、99.5%和99.3%,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持续向好。
目前,四川省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农产品检测机构193家,154家通过“双认证”,加上系统外公益性机构和社会经营性机构,全省通过“双认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总数达到20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重要保障力量。
2020年,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省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春雷”“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全省共检查主体23.9万家次,查办案件1415件,查获假劣农资2100多吨,挽回农民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此外,四川正积极筹建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2项,新发布47项,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达800项,数量居全省各行业首位;持续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40个县开展优质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在4个县(市、区),10个乡(镇)试点“鱼米之乡”创建工作;累计建成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1000万亩、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401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6个,标准化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新获批试点企业30家,总数达到94家,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到有效助力。
唱响“川字号”农产品品牌。2020年,四川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总数达25个。累计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面积878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26个,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5729个,纳溪特早茶、四川泡菜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互认名录。
借势创新营销,四川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郫县豆瓣、安岳柠檬、苍溪红心猕猴桃等18个产品列入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居全国第一;郫县豆瓣、蒲江雀舌等19个品牌荣登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五丰黎红花椒油、米仓山茶等22个品牌通过2020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初选;眉山春橘、通威鱼等30个品牌入选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此外,在饲料兽药质量安全情况方面,2020年全年共监督抽检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饲料样品1590批次,合格1570批次,合格率98.7%;开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风险监测116批(次),及时发现饲料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
2021年春节即将到来,节日期间的农产品消费旺盛,风险隐患易发。如何确保老百姓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赵勇表示,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将对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加强监测预警和巡查检查,各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在节日期间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指导培训和应急处置,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021年,我们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决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赵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