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做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扎实推进农村能源工作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工作要点 明确六大方面的十七项工作要点

    2021-02-02 14:09:18

      本报讯(记者 胡斌)日前,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做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扎实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工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了《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明确了六大方面的十七项工作要点。其中,今年将在水稻、生猪、特色水果、油料、甘薯、川椒等6个产业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快速转化推广最新研发集成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

      围绕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及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明确了六大方面的工作要点,包括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完善农技推广与农业职教体系、积极组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村能源建设、着力农业生物安全监管和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突破性品种选育与转化、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高技术育种平台(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渔育种攻关工作,突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

      积极组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抓好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制定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方案。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积极争取资金,有重点、分层次安排支持开展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和农作物结构调整6万亩;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抓好26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提高项目绩效,带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落实生态环保牵头责任。督促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相关工作落地,督促推进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和化肥农药警示片问题整改落实。牵头环保督察迎检筹备工作。

      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引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以及20个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组建水稻(含障碍耕地安全利用)、生猪、特色水果(含桃、梨、葡萄、芒果重大病虫害防控、蜜蜂授粉等)、油料(含大豆)、甘薯、川椒(含番茄)等6个产业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快速转化推广最新研发集成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遴选在县乡有20名及以上硕士、博士的19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农业硕士博士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将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的转移转化,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着力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协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争取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观测实验站。支持建好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厅属科研单位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利益分配机制,依法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此外,今年四川还将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设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被撤并乡镇应设立农技推广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点。

      推进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企,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强化对脱贫地区产业科技帮扶,加强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通过集中培训、田间学校、农民夜校等措施,教会每个农户1-2项实用技术。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做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扎实推进农村能源工作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工作要点 明确六大方面的十七项工作要点

    2021-02-02 14:09:18

      本报讯(记者 胡斌)日前,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做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扎实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科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工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了《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明确了六大方面的十七项工作要点。其中,今年将在水稻、生猪、特色水果、油料、甘薯、川椒等6个产业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快速转化推广最新研发集成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

      围绕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及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明确了六大方面的工作要点,包括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完善农技推广与农业职教体系、积极组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村能源建设、着力农业生物安全监管和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突破性品种选育与转化、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高技术育种平台(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渔育种攻关工作,突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

      积极组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抓好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制定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方案。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积极争取资金,有重点、分层次安排支持开展障碍性耕地安全利用和农作物结构调整6万亩;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抓好26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提高项目绩效,带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落实生态环保牵头责任。督促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相关工作落地,督促推进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和化肥农药警示片问题整改落实。牵头环保督察迎检筹备工作。

      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引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以及20个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组建水稻(含障碍耕地安全利用)、生猪、特色水果(含桃、梨、葡萄、芒果重大病虫害防控、蜜蜂授粉等)、油料(含大豆)、甘薯、川椒(含番茄)等6个产业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快速转化推广最新研发集成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遴选在县乡有20名及以上硕士、博士的19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农业硕士博士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将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导入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基层的转移转化,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着力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协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积极争取新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观测实验站。支持建好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厅属科研单位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利益分配机制,依法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此外,今年四川还将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设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被撤并乡镇应设立农技推广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点。

      推进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企,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强化对脱贫地区产业科技帮扶,加强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通过集中培训、田间学校、农民夜校等措施,教会每个农户1-2项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