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公布“依法治农、依法兴农” 十大法治案例

    2021-04-14 14:25:13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4月13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四川省司法厅联合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十大法治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十大法治案例。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卿足平介绍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涉农重点领域立法、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程度、涉及违法案件打击力度和学法普法用法工作进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此过程中,四川省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社会反响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典型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省涉农法治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示范引领“三农”工作领域继续强化立法、执法、普法工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司法厅,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申报的法治案例开展了网络评论和专家评审,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涵盖乡村治理、农业综合执法、涉农领域司法审判、农业农村法律服务等领域。这批典型案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对四川当前“三农”工作起关键作用的法治事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法治护航。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农村立法、执法和乡村治理等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四川部署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系全局的改革举措。比如,去年7月,正式从省级层面开始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也就是农业农村厅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不仅充实了执法力量、统筹了部门执法职能,让农业综合执法变成了“长牙的老虎”,也实现了相关执法标准的统一、推动了执法力量和重心下沉,还避免了过去农业农村部门执法“既当警察也当法官”和“缺兵又缺饷”的尴尬。

      二是塑造四川农业农村新发展活力的法治事项。围绕加快破解制约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四川通过改革释放活力,不断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例如,2018年底,德阳广汉市向阳镇荣升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获颁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标志着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于有了自己的、合法统一的“身份证”,获得了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是推动四川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步入法治化、规范化事项。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应有的自觉担当。为此,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普法,来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法治护航尤为重要。比如,2020年7月,宜宾市翠屏区查获一起重大团伙违法捕捞案,共抓获涉嫌非法捕捞、销售野生河鲜犯罪嫌疑人43名,移送起诉35人,移交行政部门行政处罚8人,实现了“震慑一批、教育一批”的目的,为长江十年禁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公布“依法治农、依法兴农” 十大法治案例

    2021-04-14 14:25:13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4月13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四川省司法厅联合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十大法治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十大法治案例。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卿足平介绍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涉农重点领域立法、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程度、涉及违法案件打击力度和学法普法用法工作进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此过程中,四川省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社会反响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典型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省涉农法治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示范引领“三农”工作领域继续强化立法、执法、普法工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司法厅,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申报的法治案例开展了网络评论和专家评审,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涵盖乡村治理、农业综合执法、涉农领域司法审判、农业农村法律服务等领域。这批典型案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对四川当前“三农”工作起关键作用的法治事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法治护航。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农村立法、执法和乡村治理等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四川部署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系全局的改革举措。比如,去年7月,正式从省级层面开始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也就是农业农村厅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不仅充实了执法力量、统筹了部门执法职能,让农业综合执法变成了“长牙的老虎”,也实现了相关执法标准的统一、推动了执法力量和重心下沉,还避免了过去农业农村部门执法“既当警察也当法官”和“缺兵又缺饷”的尴尬。

      二是塑造四川农业农村新发展活力的法治事项。围绕加快破解制约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四川通过改革释放活力,不断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例如,2018年底,德阳广汉市向阳镇荣升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获颁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标志着四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于有了自己的、合法统一的“身份证”,获得了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

      三是推动四川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步入法治化、规范化事项。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应有的自觉担当。为此,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普法,来为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法治护航尤为重要。比如,2020年7月,宜宾市翠屏区查获一起重大团伙违法捕捞案,共抓获涉嫌非法捕捞、销售野生河鲜犯罪嫌疑人43名,移送起诉35人,移交行政部门行政处罚8人,实现了“震慑一批、教育一批”的目的,为长江十年禁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