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 人才汇聚产业发展一线 “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赋新能

    2022-05-27 14:40:01

      杨雨昆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花树湾玛瑙红樱桃成熟咯,200亩纯甜樱桃等你来采摘……”近日,在四川乐山市井研县三江镇解放村的花树湾集体经济产业园里,该村第一书记邵玲丹正在樱桃采摘园直播,现场为村里成熟的樱桃“代言”。

      “前期,县上组织我们全县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充电’,让我在履职能力、服务本领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邵玲丹说,“集中‘充电’后,我探索着将创新举措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不到三天时间,200亩樱桃就被采摘一空,这不仅避免了樱桃成熟后采摘时间短、存放时间不长等难题,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强化第一书记的政治理论及业务培训,近段时间,井研县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主题,通过专题讲授、课堂交流、线上自学等方式,针对性培训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帮助驻村干部创新思路、提高能力。去年以来,井研县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1次,组织现场观摩6次,参训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达600余人次。

      4月16日,天气骤变,气温急剧下降。一大早,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第一书记沈榆昆就来到产业孵化园,查看樱桃、桑椹、无花果、树莓等树苗生长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利用平时的周末时间,自驾到周边县(市、区)进行考察学习,把好的经验和产品带回来,目的就是带领村民做大做强致富产业。” 沈榆昆说,要想治理好乡村,就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也是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沈榆昆还通过规范集体土地经营管理的方式,将闲置的村集体所属的厂房、荒山等资源激活后,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除开荷花节和村产业园带来的收益外,我们还把闲置的厂房承租建设为‘碧荷园’农旅服务中心,集体年增加收益6万多元。”沈榆昆对村集体经济较好的预期收入感到高兴。

      跑遍周边15个县(市、区)考察学习,发展新兴产业200余亩;举办首届荷花文化节,带动周边30多万元的经济消费;奔走十多家企业,多方争取,募集爱心农用机械64台,价值10万余元……

      “现在我们村不仅是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而且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谈及村里日新月异的变迁,村民们都为该村第一书记沈榆昆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解放村、石马村只是该县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在派员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上,把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能带富的优秀干部人才汇集到产业发展一线。其中,35岁以下的占62%,中共党员占96%,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及涉农专业的占71%,驻村工作队的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 人才汇聚产业发展一线 “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赋新能

    2022-05-27 14:40:01

      杨雨昆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花树湾玛瑙红樱桃成熟咯,200亩纯甜樱桃等你来采摘……”近日,在四川乐山市井研县三江镇解放村的花树湾集体经济产业园里,该村第一书记邵玲丹正在樱桃采摘园直播,现场为村里成熟的樱桃“代言”。

      “前期,县上组织我们全县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充电’,让我在履职能力、服务本领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邵玲丹说,“集中‘充电’后,我探索着将创新举措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不到三天时间,200亩樱桃就被采摘一空,这不仅避免了樱桃成熟后采摘时间短、存放时间不长等难题,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园区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强化第一书记的政治理论及业务培训,近段时间,井研县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主题,通过专题讲授、课堂交流、线上自学等方式,针对性培训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帮助驻村干部创新思路、提高能力。去年以来,井研县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1次,组织现场观摩6次,参训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达600余人次。

      4月16日,天气骤变,气温急剧下降。一大早,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第一书记沈榆昆就来到产业孵化园,查看樱桃、桑椹、无花果、树莓等树苗生长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利用平时的周末时间,自驾到周边县(市、区)进行考察学习,把好的经验和产品带回来,目的就是带领村民做大做强致富产业。” 沈榆昆说,要想治理好乡村,就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也是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沈榆昆还通过规范集体土地经营管理的方式,将闲置的村集体所属的厂房、荒山等资源激活后,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除开荷花节和村产业园带来的收益外,我们还把闲置的厂房承租建设为‘碧荷园’农旅服务中心,集体年增加收益6万多元。”沈榆昆对村集体经济较好的预期收入感到高兴。

      跑遍周边15个县(市、区)考察学习,发展新兴产业200余亩;举办首届荷花文化节,带动周边30多万元的经济消费;奔走十多家企业,多方争取,募集爱心农用机械64台,价值10万余元……

      “现在我们村不仅是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而且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谈及村里日新月异的变迁,村民们都为该村第一书记沈榆昆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解放村、石马村只是该县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在派员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上,把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能带富的优秀干部人才汇集到产业发展一线。其中,35岁以下的占62%,中共党员占96%,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及涉农专业的占71%,驻村工作队的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