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11:01:52
本网讯(阿勇 记者 赵蝶)盛夏时节,走进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西尔镇牙窝村燕麦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燕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姿。村支部副书记泽朗格西正带领村民们在田间翻土锄草,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拔地而起,看到昔日的撂荒地一改荒芜景象,焕发出喜人新颜。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年来,阿坝州黑水县始终坚持守住耕地底线,鼓励各地农户复垦复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把撂荒地变成“增收田、希望田。”
“我们很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土地都闲置了很多年,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带领我们试种了燕麦,看着一株株苗子拔地而起,感到特别高兴。”村民克基一边埋头除草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西尔镇牙窝村是外出务工大村,全村163户在家的仅有100余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面积土地被闲置。如何让“沉睡”的撂荒地换发新生机成了西尔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切实破解群众增收难题,今年,西尔镇党委政府立足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引导群众通过“种草养畜”拓宽在家群众增收渠道。
燕麦种植基地是该村集体经济之一,目前已扩大到620亩的种植规模,预计一亩地能产燕麦2000斤以上,每吨的价格预计在1200元左右,收割后将销往青海牧区,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不少收入。
“我们村把63户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以后,按照每亩地260元的土地流转费支付给农户,并吸纳村民在基地务工,一天100元的劳务费,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获得了收益。”村支部副书记泽郎格西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于今年5月底开始播种,预计10月中旬完成收割。下一步,该村还将继续扩大集体经济规模,将燕麦种植的收益投入到配套建设村级牦牛短期育肥基地当中,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2-06-14 11:01:52
本网讯(阿勇 记者 赵蝶)盛夏时节,走进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西尔镇牙窝村燕麦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燕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姿。村支部副书记泽朗格西正带领村民们在田间翻土锄草,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拔地而起,看到昔日的撂荒地一改荒芜景象,焕发出喜人新颜。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年来,阿坝州黑水县始终坚持守住耕地底线,鼓励各地农户复垦复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把撂荒地变成“增收田、希望田。”
“我们很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土地都闲置了很多年,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带领我们试种了燕麦,看着一株株苗子拔地而起,感到特别高兴。”村民克基一边埋头除草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西尔镇牙窝村是外出务工大村,全村163户在家的仅有100余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面积土地被闲置。如何让“沉睡”的撂荒地换发新生机成了西尔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切实破解群众增收难题,今年,西尔镇党委政府立足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引导群众通过“种草养畜”拓宽在家群众增收渠道。
燕麦种植基地是该村集体经济之一,目前已扩大到620亩的种植规模,预计一亩地能产燕麦2000斤以上,每吨的价格预计在1200元左右,收割后将销往青海牧区,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不少收入。
“我们村把63户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以后,按照每亩地260元的土地流转费支付给农户,并吸纳村民在基地务工,一天100元的劳务费,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获得了收益。”村支部副书记泽郎格西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于今年5月底开始播种,预计10月中旬完成收割。下一步,该村还将继续扩大集体经济规模,将燕麦种植的收益投入到配套建设村级牦牛短期育肥基地当中,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