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夏草莓“上”曾家山

    2022-07-06 17:12:30

      张敏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7月4日,艳阳高照下的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气温依然微微泛着凉意,在两河口镇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里,10多位群众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夏草莓。这些已被预定的新鲜草莓,经过分拣、装筐、称重,几分钟后就将送达住在“老林山庄”避暑的游客手中。

      曾家山属高寒山区,曾因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农作物十分单一,“吃的是洋芋果,烤的是疙瘩火”就是其真实写照。

      但如今,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直供港澳,冷水鱼、高山竹笋、小水果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连夏草莓都在曾家山安了家,这得益于朝天区一以贯之的“变劣势为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21年5月,经多方考察论证,朝天区第一个高山夏草莓种植示范基地落户曾家山两河口镇老林村,并与花千谷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毗邻而居,为游客提供现代化农业观光体验、现场采摘等服务。

      “草莓性喜凉爽,每年冬春季是其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曾家山引进种植的夏草莓,成熟季正好是曾家山避暑旅游的高峰期,不仅填补了夏、秋草莓市场的空缺,也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多元化。”朝天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永发介绍,“基地周边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不仅收入翻了番,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技术,为将来他们自己发展夏草莓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0.5亩,规划建设联动大棚22.5亩、简易大棚5亩、玻璃大棚3亩,其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目前,已建设完成联动大棚22.5亩进行草莓种植。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的玻璃大棚采用高新技术,地面1.2米为田间超市,用于售卖高山竹笋、赤松茸、蜂蜜等曾家山特色农产品,1.5米以上为升降空中无土栽培草莓区。

      “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且日夜温差大、阳光充沛照射时间长,培育出的夏草莓口感清甜、香味馥郁,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市场潜力巨大。”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业主——浙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成告诉记者,基地目前种植的红颜、红玉、白雪公主、樱桃草莓、牛奶草莓等十一个草莓品种,从六月中旬开始陆续进入成熟期,依托联动大棚的自动控温技术和科学管理,可一直采摘到明年一月份,采摘期长达五个月之久。

      采摘期的延长,直接受益的是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我在基地已经务了半年工,挣了一万多元。”深吸一口空气中氤氲的草莓甜香,60多岁的老林村脱贫户张守贵喜笑颜开,“空闲时间,自己还种了点蔬菜、养了几只鸡、喂了个猪儿,日子惬意得很。”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超过一万元。”吴志成介绍,除了传统采摘区以外,下一步,基地还将增设儿童娱乐区、亲子活动区、戏水区等功能分区,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全员参与共享”,体验农旅深度融合的乐趣。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夏草莓“上”曾家山

    2022-07-06 17:12:30

      张敏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7月4日,艳阳高照下的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气温依然微微泛着凉意,在两河口镇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里,10多位群众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夏草莓。这些已被预定的新鲜草莓,经过分拣、装筐、称重,几分钟后就将送达住在“老林山庄”避暑的游客手中。

      曾家山属高寒山区,曾因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农作物十分单一,“吃的是洋芋果,烤的是疙瘩火”就是其真实写照。

      但如今,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直供港澳,冷水鱼、高山竹笋、小水果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连夏草莓都在曾家山安了家,这得益于朝天区一以贯之的“变劣势为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21年5月,经多方考察论证,朝天区第一个高山夏草莓种植示范基地落户曾家山两河口镇老林村,并与花千谷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毗邻而居,为游客提供现代化农业观光体验、现场采摘等服务。

      “草莓性喜凉爽,每年冬春季是其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曾家山引进种植的夏草莓,成熟季正好是曾家山避暑旅游的高峰期,不仅填补了夏、秋草莓市场的空缺,也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多元化。”朝天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永发介绍,“基地周边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不仅收入翻了番,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技术,为将来他们自己发展夏草莓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0.5亩,规划建设联动大棚22.5亩、简易大棚5亩、玻璃大棚3亩,其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目前,已建设完成联动大棚22.5亩进行草莓种植。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的玻璃大棚采用高新技术,地面1.2米为田间超市,用于售卖高山竹笋、赤松茸、蜂蜜等曾家山特色农产品,1.5米以上为升降空中无土栽培草莓区。

      “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且日夜温差大、阳光充沛照射时间长,培育出的夏草莓口感清甜、香味馥郁,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市场潜力巨大。”老林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业主——浙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成告诉记者,基地目前种植的红颜、红玉、白雪公主、樱桃草莓、牛奶草莓等十一个草莓品种,从六月中旬开始陆续进入成熟期,依托联动大棚的自动控温技术和科学管理,可一直采摘到明年一月份,采摘期长达五个月之久。

      采摘期的延长,直接受益的是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我在基地已经务了半年工,挣了一万多元。”深吸一口空气中氤氲的草莓甜香,60多岁的老林村脱贫户张守贵喜笑颜开,“空闲时间,自己还种了点蔬菜、养了几只鸡、喂了个猪儿,日子惬意得很。”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带动周边群众100余人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超过一万元。”吴志成介绍,除了传统采摘区以外,下一步,基地还将增设儿童娱乐区、亲子活动区、戏水区等功能分区,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全员参与共享”,体验农旅深度融合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