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15:38:28
刘乐意 吴双桂 本报记者 饶尉钟
近段时间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安岳县种植的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当地村民纷纷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8月24日,记者前往护建镇了解水稻秋收工作情况,得知该镇秋收工作早已全面铺开。为切实做好秋收工作,护建镇通过村集体和农业经理人引进一批水稻农机收割设备,扩大水稻机械化服务面,为粮食颗粒归仓上了一道保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
据了解,护建镇共有水稻种植面积9700余亩,如果采用人工收割,可能造成收割、运输等环节掉落较多、损耗较大。为把握农时,降低损耗,护建镇采用机械化收割,辅以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避免不利天气造成粮食损失。
烈日之下,在伍仙村的水稻田里,记者看见金黄色的谷穗迎风飘舞,一旁的农机手正在娴熟地操作机械,只见颗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割机“收入囊中”。“这次使用的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粒、粉碎稻杆、卷入脱粒仓等工序,收割的稻谷杂质比较少,进一步提高了稻谷的净度和稻谷品质。”守在一旁的村民潘朝虎忙着装袋和拉运晾晒,脸上禁不住扬起喜悦的笑容。
千门村党支部书记李雪姣说,收割机在将水稻进行收割脱粒的同时,还将稻秆直接粉碎还田,不仅能防止秸秆焚烧污染大气,还能达到土壤增肥的效果。
在金轮村,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吹响了丰收的号角,一层层稻浪被吸入机舱,转眼间就“吐出”了干净的稻谷颗粒。村民任朝南说,以前用传统方式收割一亩地需要4人干满一天才能完成的活,现在用机械收割只需2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且传统收割一亩地的人工费用约为400元到600元,机收只需要120元到180元,大大节约了收割成本,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如今,护建镇机械收割已成为主流,农事自动化操作,不仅全面提升了收割效率,还为老弱病残家庭解决了收割难题。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超过95%的收割任务,群众再也不为收割水稻缺少人力而发愁。
“目前,秋收工作即将结束,进度明显快于去年。下一步,护建镇将紧盯秋粮任务,全面抓好今年的秋种工作,及时组织村民、业主备好备足农用物资,抢抓降雨有利时机,确保玉米、大豆、土豆等适期播种,让秋种工作顺利进行。”护建镇镇长李永红说。
2022-08-31 15:38:28
刘乐意 吴双桂 本报记者 饶尉钟
近段时间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安岳县种植的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当地村民纷纷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8月24日,记者前往护建镇了解水稻秋收工作情况,得知该镇秋收工作早已全面铺开。为切实做好秋收工作,护建镇通过村集体和农业经理人引进一批水稻农机收割设备,扩大水稻机械化服务面,为粮食颗粒归仓上了一道保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
据了解,护建镇共有水稻种植面积9700余亩,如果采用人工收割,可能造成收割、运输等环节掉落较多、损耗较大。为把握农时,降低损耗,护建镇采用机械化收割,辅以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避免不利天气造成粮食损失。
烈日之下,在伍仙村的水稻田里,记者看见金黄色的谷穗迎风飘舞,一旁的农机手正在娴熟地操作机械,只见颗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割机“收入囊中”。“这次使用的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粒、粉碎稻杆、卷入脱粒仓等工序,收割的稻谷杂质比较少,进一步提高了稻谷的净度和稻谷品质。”守在一旁的村民潘朝虎忙着装袋和拉运晾晒,脸上禁不住扬起喜悦的笑容。
千门村党支部书记李雪姣说,收割机在将水稻进行收割脱粒的同时,还将稻秆直接粉碎还田,不仅能防止秸秆焚烧污染大气,还能达到土壤增肥的效果。
在金轮村,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声,仿佛吹响了丰收的号角,一层层稻浪被吸入机舱,转眼间就“吐出”了干净的稻谷颗粒。村民任朝南说,以前用传统方式收割一亩地需要4人干满一天才能完成的活,现在用机械收割只需2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且传统收割一亩地的人工费用约为400元到600元,机收只需要120元到180元,大大节约了收割成本,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如今,护建镇机械收割已成为主流,农事自动化操作,不仅全面提升了收割效率,还为老弱病残家庭解决了收割难题。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超过95%的收割任务,群众再也不为收割水稻缺少人力而发愁。
“目前,秋收工作即将结束,进度明显快于去年。下一步,护建镇将紧盯秋粮任务,全面抓好今年的秋种工作,及时组织村民、业主备好备足农用物资,抢抓降雨有利时机,确保玉米、大豆、土豆等适期播种,让秋种工作顺利进行。”护建镇镇长李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