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小核桃释放产业发展大力量

    2022-09-16 12:06:12

      刘旭 本报记者 魏彪

      去皮、脱壳、分拣、包装……日前,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宣河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坊里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一道道工序,硬壳核桃被加工成核桃仁,然后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山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秦巴山区生态林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50万亩核桃——

      园区建设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沿着蜿蜒山路,走进中子镇清泉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点缀于房前屋后、山头山坡。记者看到,核桃树上,或是树下,到处都是农户打核桃、捡核桃的身影,满眼皆是丰收的景象。

      “今年核桃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谈到核桃产业,清泉村村民王珠生满是喜悦地向记者介绍,“家里栽种了100多亩核桃树,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0万元。”

      王珠生的核桃产业是朝天区核桃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该区按照四川省林业园区“521”战略布局,结合核桃产业发展实际,规划布局“一带五片”,即建设以京昆高速为轴线的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带和打造嘉陵江流域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片。

      同时,以“上下结合、园景契合、林旅融合”为导向,积极打造林旅文休闲观光精品线路和多个采摘体验园,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截至2022年8月,朝天区核桃种植面积达50万亩,有核桃树1100余万株,核桃产量5万余吨。

      82%的良种率——

      品种改良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王珠生院坝里1000多斤核桃还没晒干,就已经有收购商提前预定了。“朝天核桃皮薄、肉厚、味美,完全不愁销路。”前来收购的商贩高兴地称赞道。

      以前,朝天核桃品种口感差、果实干瘪,而且产量还低。是什么原因让朝天核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朝天区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孙亮给出了答案:品种改良!

      早在2003年,朝天区就开始改良核桃树品种。为了搭建技术平台,成立了广元市朝天区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成功选育出“硕星”“夏早”“广丰”等省级优良品种,以每年3万亩的速度推进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

      目前,朝天区核桃良种化率达到82%,居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朝天核桃还成功创建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00多个加工点——

      产业链条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为了延伸核桃产业链,朝天区积极培育核桃经营主体,激发产业发展潜力。目前,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36家,引进核桃加工企业8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

      同时,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等资产,配备核桃去青皮、烘干等初加工设备,建设核桃初加工点111个。鼓励和支持核桃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开发出核桃油、核桃糕点、核桃仁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建成朝天核桃精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小核桃释放产业发展大力量

    2022-09-16 12:06:12

      刘旭 本报记者 魏彪

      去皮、脱壳、分拣、包装……日前,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宣河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坊里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一道道工序,硬壳核桃被加工成核桃仁,然后打包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山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大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秦巴山区生态林业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50万亩核桃——

      园区建设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沿着蜿蜒山路,走进中子镇清泉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点缀于房前屋后、山头山坡。记者看到,核桃树上,或是树下,到处都是农户打核桃、捡核桃的身影,满眼皆是丰收的景象。

      “今年核桃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谈到核桃产业,清泉村村民王珠生满是喜悦地向记者介绍,“家里栽种了100多亩核桃树,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0万元。”

      王珠生的核桃产业是朝天区核桃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该区按照四川省林业园区“521”战略布局,结合核桃产业发展实际,规划布局“一带五片”,即建设以京昆高速为轴线的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带和打造嘉陵江流域10万亩核桃产业示范片。

      同时,以“上下结合、园景契合、林旅融合”为导向,积极打造林旅文休闲观光精品线路和多个采摘体验园,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截至2022年8月,朝天区核桃种植面积达50万亩,有核桃树1100余万株,核桃产量5万余吨。

      82%的良种率——

      品种改良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王珠生院坝里1000多斤核桃还没晒干,就已经有收购商提前预定了。“朝天核桃皮薄、肉厚、味美,完全不愁销路。”前来收购的商贩高兴地称赞道。

      以前,朝天核桃品种口感差、果实干瘪,而且产量还低。是什么原因让朝天核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朝天区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孙亮给出了答案:品种改良!

      早在2003年,朝天区就开始改良核桃树品种。为了搭建技术平台,成立了广元市朝天区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成功选育出“硕星”“夏早”“广丰”等省级优良品种,以每年3万亩的速度推进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

      目前,朝天区核桃良种化率达到82%,居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朝天核桃还成功创建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00多个加工点——

      产业链条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为了延伸核桃产业链,朝天区积极培育核桃经营主体,激发产业发展潜力。目前,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36家,引进核桃加工企业8家,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

      同时,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等资产,配备核桃去青皮、烘干等初加工设备,建设核桃初加工点111个。鼓励和支持核桃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开发出核桃油、核桃糕点、核桃仁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建成朝天核桃精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