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14:36:55
肖定怀 刘晓龙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城乡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川陕革命老区南江县71万干部群众步履铿锵,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连日来,记者走在南江城乡看到的,无处不是城乡居民感慨十年大变化的喜人场面。
“真不敢相信,短短几年红塔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县城红塔新区印象小区的居民何如贵感慨地说,没想到原来这几沟几湾的石梁荒坡全都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区,五万多城乡居民先后搬进新居,住进新房,过上了都市人的生活。同住红塔新区的居民岳华芳笑着说,“以前每天就靠在贫瘠的红石谷地种蔬菜卖,人又苦收入也低,住房四周是臭气熏天,自从红塔建成新区后,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每月还能按时领到一笔养老金,因此现在只想把身体保养好,争取多活几十年,再看祖国大变化。”
“南江这十年变化真大,红塔新区的建成,城市公园、红塔公园、断渠公园、几水大桥和1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还大大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南江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石苏民说,在南江干了一辈子工作,见证了南江的发展变化,尤其看到这十年的变化,内心十分自豪。
“没想到,我们这个穷山村如今变成旅游名村了,通过精准扶贫,老百姓住上了小别墅,吃上了旅游饭。”来到赤溪镇西厢村,村民岳从云欣喜地说,“你看!村里这几排错落有致的民宿,右边是漂流池,左边是游乐场、农家乐,中间是宽敞的柏油公路。每逢周末来这里游玩的人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时不时还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摄影。”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介绍,“西厢村交通闭塞、居住条件差、没有发展的产业。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通过部门扶、干部帮,全村不仅发展了5500多亩茶叶、金银花、青钱柳等产业,还加宽了村道路、新建了聚居点,并依托古树、古井、古牌坊等‘五古’景观,建起了游乐场、网红桥、峡谷漂流等旅游设施,每逢节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达24万余人次,产生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000元。”
来到曾是深度贫困村的公山镇响水村,村民吴思国激动地说,“以前到县城卖农产品,靠肩挑背磨不说,光走路就要4个多小时,现在公路通到院坝边,到镇进城买卖商品和产品不仅不要人工背挑,还节省了3个多小时,就是到成都、重庆和西安,也只要得到五六个小时。”据了解,响水村在2017年8月,直通县城的11.3公里村道在四川路桥等单位的帮扶和支持下全线贯通并硬化,公路内通村民家门口,外连高速公路互通,彻底解决了深山780余人出行难问题。
“现在路修好了,成都、重庆等地的客商来购买南江黄羊的商家也多了,再也不担心卖不到好价钱了。”公山镇桥坝村黄羊养殖大户侯兵感慨地说,以前道路不通,黄羊喂肥了不好卖,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自从村子通公路后,收购客商不仅多了,销售价格也一天比一天高,他养了200多只黄羊,一年挣个20多万元不在话下。侯兵接着说,“2016年实施的‘借羊还养’‘公司+农户’等订单式养殖模式,更是让黄羊养殖户有了保底收入,同时,县里还兴办了南江黄羊加工厂、南江黄羊大酒店、羊旅小镇、南江黄羊主题公园等完备的产业链条,让养羊户看到了更广阔前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新生活,我一定继续养好南江黄羊,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人发‘羊’财,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情。”侯兵满怀豪情地说,相信农村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农民的幸福指数还会节节攀高。
2022-10-12 14:36:55
肖定怀 刘晓龙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城乡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川陕革命老区南江县71万干部群众步履铿锵,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连日来,记者走在南江城乡看到的,无处不是城乡居民感慨十年大变化的喜人场面。
“真不敢相信,短短几年红塔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县城红塔新区印象小区的居民何如贵感慨地说,没想到原来这几沟几湾的石梁荒坡全都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区,五万多城乡居民先后搬进新居,住进新房,过上了都市人的生活。同住红塔新区的居民岳华芳笑着说,“以前每天就靠在贫瘠的红石谷地种蔬菜卖,人又苦收入也低,住房四周是臭气熏天,自从红塔建成新区后,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每月还能按时领到一笔养老金,因此现在只想把身体保养好,争取多活几十年,再看祖国大变化。”
“南江这十年变化真大,红塔新区的建成,城市公园、红塔公园、断渠公园、几水大桥和1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还大大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南江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石苏民说,在南江干了一辈子工作,见证了南江的发展变化,尤其看到这十年的变化,内心十分自豪。
“没想到,我们这个穷山村如今变成旅游名村了,通过精准扶贫,老百姓住上了小别墅,吃上了旅游饭。”来到赤溪镇西厢村,村民岳从云欣喜地说,“你看!村里这几排错落有致的民宿,右边是漂流池,左边是游乐场、农家乐,中间是宽敞的柏油公路。每逢周末来这里游玩的人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时不时还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摄影。”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培军介绍,“西厢村交通闭塞、居住条件差、没有发展的产业。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通过部门扶、干部帮,全村不仅发展了5500多亩茶叶、金银花、青钱柳等产业,还加宽了村道路、新建了聚居点,并依托古树、古井、古牌坊等‘五古’景观,建起了游乐场、网红桥、峡谷漂流等旅游设施,每逢节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达24万余人次,产生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000元。”
来到曾是深度贫困村的公山镇响水村,村民吴思国激动地说,“以前到县城卖农产品,靠肩挑背磨不说,光走路就要4个多小时,现在公路通到院坝边,到镇进城买卖商品和产品不仅不要人工背挑,还节省了3个多小时,就是到成都、重庆和西安,也只要得到五六个小时。”据了解,响水村在2017年8月,直通县城的11.3公里村道在四川路桥等单位的帮扶和支持下全线贯通并硬化,公路内通村民家门口,外连高速公路互通,彻底解决了深山780余人出行难问题。
“现在路修好了,成都、重庆等地的客商来购买南江黄羊的商家也多了,再也不担心卖不到好价钱了。”公山镇桥坝村黄羊养殖大户侯兵感慨地说,以前道路不通,黄羊喂肥了不好卖,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自从村子通公路后,收购客商不仅多了,销售价格也一天比一天高,他养了200多只黄羊,一年挣个20多万元不在话下。侯兵接着说,“2016年实施的‘借羊还养’‘公司+农户’等订单式养殖模式,更是让黄羊养殖户有了保底收入,同时,县里还兴办了南江黄羊加工厂、南江黄羊大酒店、羊旅小镇、南江黄羊主题公园等完备的产业链条,让养羊户看到了更广阔前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新生活,我一定继续养好南江黄羊,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人发‘羊’财,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情。”侯兵满怀豪情地说,相信农村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农民的幸福指数还会节节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