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6:28:50
姜强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最近这几天,在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柏隆等乡镇,大片甘蔗林高耸挺拔,焕发出勃勃生机,蔗农们正陆续收割甘蔗,盼望卖个好价钱。
走进柏隆镇玉妃桑果园的甘蔗地,成熟的甘蔗果实粗壮坚硬,叶子油亮翠绿。有一根根甘蔗整齐“站着队列”的,也有三五根成群簇拥在一起的,色泽黄灿,个头粗壮,长势十分喜人。
“去年我种了3亩左右的甘蔗,产量达2万多斤,收入近3万元,所以我发现种甘蔗还是有发展潜力,今年就增加到8亩,产量预计在5万斤以上,产值在5万元以上。”柏隆镇玉妃桑果园负责人谢玉全说。
同样,在德新镇田李农场大棚甘蔗地里,6亩的大棚水果甘蔗已经成熟,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砍甘蔗。
“水果甘蔗水多,糖分适中,除了年轻人喜欢外,老年人、小孩也都喜欢吃,他们都说很甜,还可以解渴。” 德新镇田李农场负责人李佳益说。
甘蔗喜获丰收,对李佳益来说,这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大棚内,栽植的甘蔗孢已经冒出来十多厘米长的甘蔗苗,为确保长时间有充足的水分和湿度,他在大棚里搭建内棚架,保障明年甘蔗的产量和口感。“甘蔗苗长出来后要等到明年11月份才成熟,所以在收割的时候就要为明年培养苗子。” 李佳益说。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少游客走进农村体验乡村游,人流也带旺了农产品的销售,大大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李佳益介绍,游客在他的田里采摘,每一根都是5元钱,一亩田收入大约在1万元,种甘蔗比种其它农作物每亩要多收益5千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近年来,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甘蔗品种7个,种植面积约550亩。
“近年来,旌阳区每亩甘蔗最低产量在五千斤以上,最高产量可以达到上万斤。从目前市场上来看,甘蔗批发价格在1.1元每斤,每亩甘蔗的产值可以达到5千到1万元的收入。” 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志广表示,通过多元化发展种植业,能够更加有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2022-11-16 16:28:50
姜强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最近这几天,在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柏隆等乡镇,大片甘蔗林高耸挺拔,焕发出勃勃生机,蔗农们正陆续收割甘蔗,盼望卖个好价钱。
走进柏隆镇玉妃桑果园的甘蔗地,成熟的甘蔗果实粗壮坚硬,叶子油亮翠绿。有一根根甘蔗整齐“站着队列”的,也有三五根成群簇拥在一起的,色泽黄灿,个头粗壮,长势十分喜人。
“去年我种了3亩左右的甘蔗,产量达2万多斤,收入近3万元,所以我发现种甘蔗还是有发展潜力,今年就增加到8亩,产量预计在5万斤以上,产值在5万元以上。”柏隆镇玉妃桑果园负责人谢玉全说。
同样,在德新镇田李农场大棚甘蔗地里,6亩的大棚水果甘蔗已经成熟,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砍甘蔗。
“水果甘蔗水多,糖分适中,除了年轻人喜欢外,老年人、小孩也都喜欢吃,他们都说很甜,还可以解渴。” 德新镇田李农场负责人李佳益说。
甘蔗喜获丰收,对李佳益来说,这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在大棚内,栽植的甘蔗孢已经冒出来十多厘米长的甘蔗苗,为确保长时间有充足的水分和湿度,他在大棚里搭建内棚架,保障明年甘蔗的产量和口感。“甘蔗苗长出来后要等到明年11月份才成熟,所以在收割的时候就要为明年培养苗子。” 李佳益说。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少游客走进农村体验乡村游,人流也带旺了农产品的销售,大大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李佳益介绍,游客在他的田里采摘,每一根都是5元钱,一亩田收入大约在1万元,种甘蔗比种其它农作物每亩要多收益5千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近年来,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甘蔗品种7个,种植面积约550亩。
“近年来,旌阳区每亩甘蔗最低产量在五千斤以上,最高产量可以达到上万斤。从目前市场上来看,甘蔗批发价格在1.1元每斤,每亩甘蔗的产值可以达到5千到1万元的收入。” 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志广表示,通过多元化发展种植业,能够更加有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