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松潘县推行三项帮扶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2018-04-27 17:11:35

    为了加快推进四川松潘县脱贫攻坚工作,该县推行了“部门联村寨”“强村带穷村”“企业帮穷村”三种帮扶模式,主要通过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资金帮扶、人才帮扶等措施,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成效,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步伐。
    凝聚合力

    部门联村寨

    整合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乡镇各级部门以及省环保厅、西南科技大学、州委宣传部等11个单位和县级38个部门联系帮扶松潘县行政村,
    对55个贫困村派驻“六个一”帮扶力量,对20户以上贫困户的2个非贫困村派驻“三个一”帮扶力量;落实全县1746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2131户贫困户,凝聚合力,确保了扶贫工作不掉线、不断档。
    松潘县委组织部坚持“两轮驱动”强化支部引领,推行“三级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四个规范”强化战斗堡垒,创建“五星”支部发挥先锋作用,以“二三四五”工作法统领党建工作,精准帮扶进安乡大巴山村,指导阵地建设、集体经济建设、群众宣传教育;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吸纳贫困户就业,增加群众收人。大巴山村基础设施稳步提升,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分红,群众感恩意识不断增强,“四好村”创建有序推进,贫困村退出目标将会实现。
    齐奔小康

    强村带弱村

    鼓励号召全县相对富裕村与贫困村结成对子,组织友好共建村寨,通过“请进来”“送过去”等方式,定期走访学习、经验交流,富裕村依托发展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注重方法引导,逐步帮助贫困村建立自身发展的良好机制。重点采取“支部+”模式,围绕生态农牧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帮助贫困村择优选择“造血功能”强、辐射带动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示范项目。
    川主寺镇富裕村对口帮扶毛尔盖片区贫困村,通过实施党员结对帮扶、党支部结对共建、特困户结对帮扶、教育助学、集体经济发展帮扶、青年就业、干部轮岗交流7项工程,助力毛儿盖片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传子沟村帮助燕云乡卡龙等贫困村发展原生态藏香猪养殖、壮大羌活基地,同时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牧场村为草原乡草原村儿童建立教育发展基金2万,无偿提供14户农户放牧草场;巴郎村为上八寨乡阿藏村提供了2万元的生产发展基金。通过结对帮扶,不断缩短县域内贫富差距,携手共奔小康。
    增添后劲

    企业帮穷村

    组织引导企业投身脱贫攻坚行动之中,激发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贡献力量,助推松潘县脱贫进程。积极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稳定增收;通过直接捐赠、设立公益基金、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不断改善贫困村面貌,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40余家县内企业、12家大邑县企业联系帮扶55个贫困村。在“10?17”扶贫日之际,企业踊跃参与,捐款118万余元、提供就业岗位14个、唐卡绘画培训名额3个等,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集体经济壮大、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添砖加瓦。
    记者 高明山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松潘县推行三项帮扶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2018-04-27 17:11:35

    为了加快推进四川松潘县脱贫攻坚工作,该县推行了“部门联村寨”“强村带穷村”“企业帮穷村”三种帮扶模式,主要通过项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资金帮扶、人才帮扶等措施,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成效,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步伐。
    凝聚合力

    部门联村寨

    整合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乡镇各级部门以及省环保厅、西南科技大学、州委宣传部等11个单位和县级38个部门联系帮扶松潘县行政村,
    对55个贫困村派驻“六个一”帮扶力量,对20户以上贫困户的2个非贫困村派驻“三个一”帮扶力量;落实全县1746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2131户贫困户,凝聚合力,确保了扶贫工作不掉线、不断档。
    松潘县委组织部坚持“两轮驱动”强化支部引领,推行“三级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四个规范”强化战斗堡垒,创建“五星”支部发挥先锋作用,以“二三四五”工作法统领党建工作,精准帮扶进安乡大巴山村,指导阵地建设、集体经济建设、群众宣传教育;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吸纳贫困户就业,增加群众收人。大巴山村基础设施稳步提升,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分红,群众感恩意识不断增强,“四好村”创建有序推进,贫困村退出目标将会实现。
    齐奔小康

    强村带弱村

    鼓励号召全县相对富裕村与贫困村结成对子,组织友好共建村寨,通过“请进来”“送过去”等方式,定期走访学习、经验交流,富裕村依托发展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注重方法引导,逐步帮助贫困村建立自身发展的良好机制。重点采取“支部+”模式,围绕生态农牧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帮助贫困村择优选择“造血功能”强、辐射带动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示范项目。
    川主寺镇富裕村对口帮扶毛尔盖片区贫困村,通过实施党员结对帮扶、党支部结对共建、特困户结对帮扶、教育助学、集体经济发展帮扶、青年就业、干部轮岗交流7项工程,助力毛儿盖片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传子沟村帮助燕云乡卡龙等贫困村发展原生态藏香猪养殖、壮大羌活基地,同时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牧场村为草原乡草原村儿童建立教育发展基金2万,无偿提供14户农户放牧草场;巴郎村为上八寨乡阿藏村提供了2万元的生产发展基金。通过结对帮扶,不断缩短县域内贫富差距,携手共奔小康。
    增添后劲

    企业帮穷村

    组织引导企业投身脱贫攻坚行动之中,激发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贡献力量,助推松潘县脱贫进程。积极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稳定增收;通过直接捐赠、设立公益基金、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不断改善贫困村面貌,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困难。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人口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40余家县内企业、12家大邑县企业联系帮扶55个贫困村。在“10?17”扶贫日之际,企业踊跃参与,捐款118万余元、提供就业岗位14个、唐卡绘画培训名额3个等,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集体经济壮大、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添砖加瓦。
    记者 高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