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万亩橙海飘香 绿了荒山富了民

    2020-11-27 11:10:10

      本网讯(曹雪 姚茂璇 记者 黄韬 文/图)初冬时节,四川古蔺县太平镇九龙村迎来了甜橙丰收的季节。漫山遍野,一个个金黄圆润的甜橙缀满枝头。果农们拿着剪刀背着背篓,穿梭在果林里,正忙碌着采摘成熟的甜橙,四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我们九龙村以前这些山都用来种苞谷、红苕养猪,现在发展来种甜橙。我们村种了几千亩甜橙,我在基地里面做工,工资每天能挣到140到150元。”正在基地里采摘甜橙的九龙村七组贫困户杨文华说,“谁也没有想到,几年时间,荒山变成绿林啦!”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栽培历史为赤水河谷地带发展优质甜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九龙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甜橙产业。甜橙树苗3年挂果,九龙村第一批发展的甜橙今年已投产。基地充分发挥减贫益贫功效,采取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股权量化、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2019年,我们利用村集体资金对这片弃土进行土地整理,栽种甜橙、聘请贫困户管理。预计2022年挂果后,每亩效益在8000元以上。”在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旁,90亩甜橙果树整整齐齐,长势良好。九龙村第一书记李待震告诉记者,随着甜橙产能效益日益凸显,种植甜橙的农户也多了起来,不止是九龙村,周边的走马村、团结村、平风村等村民的房前屋后,空闲土地都种植上了甜橙。


      甜橙成了村民的“致富果”,甜橙树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树”,甜橙产业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导产业和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产业。

      据了解,九龙村甜橙基地只是古蔺县“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涉及太平镇、永乐镇两个乡镇18个村,2.66万人,其中,贫困村7个,贫困户711户,贫困人口2774人。

      近年来,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跨区域成片集中发展,同步“育主体、创品牌、拓市场”,配套肉牛、生猪、家禽养殖,并与四渡赤水红色旅游景区—太平古镇融为一体,实现园区的景观化、生态化和效益化。目前,园区已栽种甜橙3.2万亩,投产1.5万亩,产量2.25万吨,有效带动2.66万群众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万亩橙海飘香 绿了荒山富了民

    2020-11-27 11:10:10

      本网讯(曹雪 姚茂璇 记者 黄韬 文/图)初冬时节,四川古蔺县太平镇九龙村迎来了甜橙丰收的季节。漫山遍野,一个个金黄圆润的甜橙缀满枝头。果农们拿着剪刀背着背篓,穿梭在果林里,正忙碌着采摘成熟的甜橙,四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我们九龙村以前这些山都用来种苞谷、红苕养猪,现在发展来种甜橙。我们村种了几千亩甜橙,我在基地里面做工,工资每天能挣到140到150元。”正在基地里采摘甜橙的九龙村七组贫困户杨文华说,“谁也没有想到,几年时间,荒山变成绿林啦!”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栽培历史为赤水河谷地带发展优质甜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九龙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甜橙产业。甜橙树苗3年挂果,九龙村第一批发展的甜橙今年已投产。基地充分发挥减贫益贫功效,采取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股权量化、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2019年,我们利用村集体资金对这片弃土进行土地整理,栽种甜橙、聘请贫困户管理。预计2022年挂果后,每亩效益在8000元以上。”在九龙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旁,90亩甜橙果树整整齐齐,长势良好。九龙村第一书记李待震告诉记者,随着甜橙产能效益日益凸显,种植甜橙的农户也多了起来,不止是九龙村,周边的走马村、团结村、平风村等村民的房前屋后,空闲土地都种植上了甜橙。


      甜橙成了村民的“致富果”,甜橙树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树”,甜橙产业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导产业和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产业。

      据了解,九龙村甜橙基地只是古蔺县“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涉及太平镇、永乐镇两个乡镇18个村,2.66万人,其中,贫困村7个,贫困户711户,贫困人口2774人。

      近年来,古郎橙海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跨区域成片集中发展,同步“育主体、创品牌、拓市场”,配套肉牛、生猪、家禽养殖,并与四渡赤水红色旅游景区—太平古镇融为一体,实现园区的景观化、生态化和效益化。目前,园区已栽种甜橙3.2万亩,投产1.5万亩,产量2.25万吨,有效带动2.66万群众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