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北川连续6年获评 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

    2020-04-14 14:22:21

      本报讯(黄丽 记者 王金虎)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北川县委宣传部获悉:北川获评“2019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这是北川连续6年获此殊荣。

      据了解,近年来,北川始终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六个聚力”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北川县围绕省、市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精品茶叶、中羌药材、高山蔬菜、精品水果、优质魔芋及畜牧水产6大主导产业。同时,全县以创建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强力构建“一核一圈一带、关内关外两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成立科技特派服务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示范推广,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19年成功创建6个县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75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79658万元,强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

      北川县依托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网红”景点和羌族非遗展演、美食品鉴等体验深刻的新业态。同时,不断挖掘羌绣、羌漆、草编等100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腊肉、土鸡、蜂蜜、野菜等30余种农特产品成为消费新热点,走出了“农旅融合”新路径。

      通过“品牌+农户”,北川县大力推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培育出“羌笛牌”“羌山”“安福”等15个省、市级品牌。同时,鼓励全县4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融入商标,力促北川区域品牌更绿、更有机、更无公害,成功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及创建区。据统计,全县77个产品申请使用“大禹故里+图”“北川茶叶+”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商标,其中高山蔬菜、精品茶叶、中羌药材、老腊肉等系列特色农产品通过区域品牌加持实现溢价销售2.52亿元。

      抓服务,促就业。北川县充分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转移就业的主动性,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输出,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乡村能人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全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08个、新型职业农民1600余人,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助力农民增收。2019年全县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46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0337人。

      紧抓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这个牛鼻子,北川县将农村集体各类资产纳入改革的全盘布局,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变,将农民带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持续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等六型模式,2019年集体经济全面达标,收入达721万余元,为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奠定重要物质基础。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积极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集成、要素集成、服务集成,进一步稳定增收基础。

      在有效应对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方面,北川县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筑牢筑实生猪稳产保供、“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工程。培育有良好畜牧基础、粪污资源化合理化利用达标的标准化养殖小区217个,通过“金融+畜牧”激发北川畜禽养殖市场的潜力与活力,不断实现北川畜牧养殖转型升级。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北川连续6年获评 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

    2020-04-14 14:22:21

      本报讯(黄丽 记者 王金虎)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北川县委宣传部获悉:北川获评“2019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这是北川连续6年获此殊荣。

      据了解,近年来,北川始终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六个聚力”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北川县围绕省、市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精品茶叶、中羌药材、高山蔬菜、精品水果、优质魔芋及畜牧水产6大主导产业。同时,全县以创建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强力构建“一核一圈一带、关内关外两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成立科技特派服务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示范推广,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19年成功创建6个县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75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79658万元,强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

      北川县依托特色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网红”景点和羌族非遗展演、美食品鉴等体验深刻的新业态。同时,不断挖掘羌绣、羌漆、草编等100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腊肉、土鸡、蜂蜜、野菜等30余种农特产品成为消费新热点,走出了“农旅融合”新路径。

      通过“品牌+农户”,北川县大力推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培育出“羌笛牌”“羌山”“安福”等15个省、市级品牌。同时,鼓励全县4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融入商标,力促北川区域品牌更绿、更有机、更无公害,成功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及创建区。据统计,全县77个产品申请使用“大禹故里+图”“北川茶叶+”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商标,其中高山蔬菜、精品茶叶、中羌药材、老腊肉等系列特色农产品通过区域品牌加持实现溢价销售2.52亿元。

      抓服务,促就业。北川县充分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转移就业的主动性,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输出,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乡村能人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全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08个、新型职业农民1600余人,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助力农民增收。2019年全县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46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0337人。

      紧抓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这个牛鼻子,北川县将农村集体各类资产纳入改革的全盘布局,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变,将农民带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持续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等六型模式,2019年集体经济全面达标,收入达721万余元,为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奠定重要物质基础。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积极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集成、要素集成、服务集成,进一步稳定增收基础。

      在有效应对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方面,北川县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筑牢筑实生猪稳产保供、“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工程。培育有良好畜牧基础、粪污资源化合理化利用达标的标准化养殖小区217个,通过“金融+畜牧”激发北川畜禽养殖市场的潜力与活力,不断实现北川畜牧养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