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14:39:17
本报讯(记者 胡斌)4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暨粮猪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今年四川将完成100万亩粮食扩种任务,并实现再生稻种植400万亩。
四川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如何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会议指出,首先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根据此前安排,今年大春四川粮食播种面积要增加100万亩、达到9500万亩以上。进而,实现全年产量增加5亿斤、达到704.7亿斤以上。同时,四川还将106万亩酿酒专用粮分解至24个县,并完成400万亩再生稻生产任务。
具体实现路径上,将以扩种增产、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帮助贫困户“想种都种、能种尽种”为重点。
扩种增产方面,四川已将100万亩扩种任务分解至基层,正在逐个落实地块。同时,年内新建省级现代农业粮食园区15个,探索制定撂荒地复耕的激励措施,努力把“荒地”变“良田”。而春耕环节,四川还将继续强化农资、农技、农机、助耕帮扶“四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上,今年四川还将整合粮食产业支持资金,提高补贴标准,探索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地力保护措施严格挂钩制度,以粮食种植面积为依据发放补贴。启动“鱼米之乡”创建工作, 增加种粮收入,增加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帮助贫困户“想种都种、能种尽种”,确保6月底前,贫困户能种未种植粮食的地块100%完成播栽。
在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方面,加快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率先在粮食园区补齐“良机”短板。开展“稻香杯”优质稻品种评选推介,抓好600万亩“稻香杯”优质稻生产示范区和再生稻蓄留基地建设。
在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做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和监测预警,确保粮食丰收。
贫困户帮扶上,针对有意愿、有能力、有地可种的贫困户。要帮助他们确定“种什么”“早准备”“管理好”。确保6月底前,贫困户能种未种植粮食的地块100%完成播栽。
又讯
四川:生猪存栏近3000万头
环比增长4.04%
4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四川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暨粮猪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2986.7万头,环比增长4.0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8.3万头,环比增加12.5%。而截至3月,四川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实现连续5个月、6个月增长。
根据此前中央部署,今年四川要力争实现生猪出栏6000万头,基本恢复常年产能。此前,四川已将年内生猪出栏任务分解至市州和县(市、区)。目前,全省生猪养殖恢复速度不断加快,至3月底,四川在建生猪养殖项目复工率95%以上。而根据统计,去年9月以来四川开工的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1592个中,已完成246个。而根据预测,全部项目完工后,全省可新增产能1850万头。
会议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综合施策,全力保持四川生猪复产的良好势头。政府层面,要把生产任务进一步地落实到乡镇、村社、建设项目和养殖场(户),加强生猪存栏量、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及供求情况的跟踪调度。在此基础上,对于完成进度慢、复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督促。市场层面,要将猪八条、新九条等生猪复产政策落实到位,重点将新增能繁母猪补贴、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和生猪保险理赔到位,降低养殖户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坚定养殖信心。
同时,各地要继续强化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是,要持续开展“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行动,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依托全省491个高速公路临时检查站和333个非高速公路省际间临时检查站,严防疫情风险传入。
2020-04-22 14:39:17
本报讯(记者 胡斌)4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暨粮猪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今年四川将完成100万亩粮食扩种任务,并实现再生稻种植400万亩。
四川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如何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会议指出,首先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根据此前安排,今年大春四川粮食播种面积要增加100万亩、达到9500万亩以上。进而,实现全年产量增加5亿斤、达到704.7亿斤以上。同时,四川还将106万亩酿酒专用粮分解至24个县,并完成400万亩再生稻生产任务。
具体实现路径上,将以扩种增产、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帮助贫困户“想种都种、能种尽种”为重点。
扩种增产方面,四川已将100万亩扩种任务分解至基层,正在逐个落实地块。同时,年内新建省级现代农业粮食园区15个,探索制定撂荒地复耕的激励措施,努力把“荒地”变“良田”。而春耕环节,四川还将继续强化农资、农技、农机、助耕帮扶“四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上,今年四川还将整合粮食产业支持资金,提高补贴标准,探索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地力保护措施严格挂钩制度,以粮食种植面积为依据发放补贴。启动“鱼米之乡”创建工作, 增加种粮收入,增加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帮助贫困户“想种都种、能种尽种”,确保6月底前,贫困户能种未种植粮食的地块100%完成播栽。
在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方面,加快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率先在粮食园区补齐“良机”短板。开展“稻香杯”优质稻品种评选推介,抓好600万亩“稻香杯”优质稻生产示范区和再生稻蓄留基地建设。
在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做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和监测预警,确保粮食丰收。
贫困户帮扶上,针对有意愿、有能力、有地可种的贫困户。要帮助他们确定“种什么”“早准备”“管理好”。确保6月底前,贫困户能种未种植粮食的地块100%完成播栽。
又讯
四川:生猪存栏近3000万头
环比增长4.04%
4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四川全省农业产业扶贫暨粮猪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视频调度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2986.7万头,环比增长4.0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8.3万头,环比增加12.5%。而截至3月,四川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实现连续5个月、6个月增长。
根据此前中央部署,今年四川要力争实现生猪出栏6000万头,基本恢复常年产能。此前,四川已将年内生猪出栏任务分解至市州和县(市、区)。目前,全省生猪养殖恢复速度不断加快,至3月底,四川在建生猪养殖项目复工率95%以上。而根据统计,去年9月以来四川开工的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1592个中,已完成246个。而根据预测,全部项目完工后,全省可新增产能1850万头。
会议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综合施策,全力保持四川生猪复产的良好势头。政府层面,要把生产任务进一步地落实到乡镇、村社、建设项目和养殖场(户),加强生猪存栏量、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及供求情况的跟踪调度。在此基础上,对于完成进度慢、复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督促。市场层面,要将猪八条、新九条等生猪复产政策落实到位,重点将新增能繁母猪补贴、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和生猪保险理赔到位,降低养殖户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坚定养殖信心。
同时,各地要继续强化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是,要持续开展“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行动,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依托全省491个高速公路临时检查站和333个非高速公路省际间临时检查站,严防疫情风险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