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澌岸镇 路更畅 景更美 山乡旧貌换新颜

    2020-08-22 20:39:22


    澌岸镇党委书记夏照祥指导花椒产业管护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澌岸两岸稻浪飘香。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澌岸镇新民村的李开义像以往一样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挑起水桶,准备出门挑水,突然又想起已经开通了自来水,于是放下水桶,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开出停在堂屋的电动三轮车,准备到镇上去把昨晚采摘的蔬菜卖了。他选了一个以往经常卖菜的地方铺开摊位,不多时就有人来买他的菜,因为李开义的菜新鲜,价格公道,很快一车蔬菜就卖完了。他算了一下当天的收入,又卖了一百多元,李开义呵呵地笑了。

      李开义一边数着手中的零钞,一边和赶集的群众说道:“都是党的扶贫政策好啊,危房改造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太感谢共产党了!”

      贫困户李开义得益于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房屋变得更安全,饮水变得更安心,出行变得更方便。但这不仅仅是个例,澌岸镇千家万户都因为脱贫攻坚工作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出行变得更方便,饮水变得更安心,住房变得更安全,产业变得更兴旺,保障变得更全面,生活变得更富裕,生活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健康。

      畅通路网工程 让群众行得顺心

      近年来,澌岸镇大力实施畅通路网工程,拓宽了村道路,打通了断头路,联通了联网路,整治了破损路,硬化了入户路,通过畅通路网工程的实施,全镇共硬化村、社道路 30余公里,加宽村道路 40余公里;整治破损路3公里,硬化入户路20余公里,真正实现了村社道路互联互通,入户道路连接万家,彻底改变了以往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

      实施集中供水 让群众喝得放心

      澌岸镇按照平昌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大供水”工程,全镇1300余户农户用上了县城骨干供水。为推动“大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澌岸镇党委政府下足了功夫,不仅要做辖区农户的工作,还要与企业搞好协调。澌岸镇团结村地处山梁上,海拔较高,一遇天旱,群众生活用水极为困难,但要实施“大供水”工程,不仅投入高,施工难度也极大,骨干供水企业不愿实施该工程。为彻底解决团结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澌岸镇党委书记夏照祥多次到平昌县供水公司进行协调,与公司技术人员一道爬陡坡、钻密林规划线路,平昌县供水公司最终被夏照祥的诚意打动,下定决心要把团结村的饮水工程实施好。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团结村的自来水在穿行50余公里、经过两次加压后,终于流到了老百姓的厨房。

      改善人居环境 拓宽致富门路

      群众要安居,住房安全是保障。澌岸镇1032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政策,全部落实了安全住房,修建了卫生厕所。其余住房不安全的非贫困户也通过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地灾避险搬迁政策落实了安全住房,真正实现了“人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标。全镇坚持“大产业+小微经济”的发展模式,共连片发展花椒产业4000余亩,现有1500亩花椒已全面投产。园区附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户均可增收1000余元。同时,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扶持下发展传统种养殖业,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免费提供种苗并帮助联系销售,较好地推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

      苟鹏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三农
  •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澌岸镇 路更畅 景更美 山乡旧貌换新颜

    2020-08-22 20:39:22


    澌岸镇党委书记夏照祥指导花椒产业管护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澌岸两岸稻浪飘香。家住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澌岸镇新民村的李开义像以往一样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挑起水桶,准备出门挑水,突然又想起已经开通了自来水,于是放下水桶,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开出停在堂屋的电动三轮车,准备到镇上去把昨晚采摘的蔬菜卖了。他选了一个以往经常卖菜的地方铺开摊位,不多时就有人来买他的菜,因为李开义的菜新鲜,价格公道,很快一车蔬菜就卖完了。他算了一下当天的收入,又卖了一百多元,李开义呵呵地笑了。

      李开义一边数着手中的零钞,一边和赶集的群众说道:“都是党的扶贫政策好啊,危房改造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太感谢共产党了!”

      贫困户李开义得益于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房屋变得更安全,饮水变得更安心,出行变得更方便。但这不仅仅是个例,澌岸镇千家万户都因为脱贫攻坚工作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出行变得更方便,饮水变得更安心,住房变得更安全,产业变得更兴旺,保障变得更全面,生活变得更富裕,生活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健康。

      畅通路网工程 让群众行得顺心

      近年来,澌岸镇大力实施畅通路网工程,拓宽了村道路,打通了断头路,联通了联网路,整治了破损路,硬化了入户路,通过畅通路网工程的实施,全镇共硬化村、社道路 30余公里,加宽村道路 40余公里;整治破损路3公里,硬化入户路20余公里,真正实现了村社道路互联互通,入户道路连接万家,彻底改变了以往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

      实施集中供水 让群众喝得放心

      澌岸镇按照平昌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大供水”工程,全镇1300余户农户用上了县城骨干供水。为推动“大供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澌岸镇党委政府下足了功夫,不仅要做辖区农户的工作,还要与企业搞好协调。澌岸镇团结村地处山梁上,海拔较高,一遇天旱,群众生活用水极为困难,但要实施“大供水”工程,不仅投入高,施工难度也极大,骨干供水企业不愿实施该工程。为彻底解决团结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澌岸镇党委书记夏照祥多次到平昌县供水公司进行协调,与公司技术人员一道爬陡坡、钻密林规划线路,平昌县供水公司最终被夏照祥的诚意打动,下定决心要把团结村的饮水工程实施好。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团结村的自来水在穿行50余公里、经过两次加压后,终于流到了老百姓的厨房。

      改善人居环境 拓宽致富门路

      群众要安居,住房安全是保障。澌岸镇1032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政策,全部落实了安全住房,修建了卫生厕所。其余住房不安全的非贫困户也通过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地灾避险搬迁政策落实了安全住房,真正实现了“人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标。全镇坚持“大产业+小微经济”的发展模式,共连片发展花椒产业4000余亩,现有1500亩花椒已全面投产。园区附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户均可增收1000余元。同时,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扶持下发展传统种养殖业,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免费提供种苗并帮助联系销售,较好地推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

      苟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