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响亮品牌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邛崃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2021-03-04 22:48:48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为加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提升成都的优渥生态本底,助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有力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响亮品牌,2021年3月4日下午,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邛崃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签约各方主要领导及有关分管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升成都公园城市生态比较优势的重点工作,也是丰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场景体验重要抓手。

      为推进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建设,聚焦科技和人才资源核心驱动力,促进成都市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转型升级,在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包括重点围绕公园城市生态建设以及生态产业发展等进行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以及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主要五项工作为加强联合科技攻关、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咨询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决定建立长期、全面、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升公园城市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为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随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邛崃市人民政府签署《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目标为,在示范区内,依托龙门山丰富的生物、人文资源,结合原生态的地貌景观、生物景观,构建以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为核心区域,平乐-临济-夹关白沫江沿线为辐射区域的示范区,通过生态保护修复、珍稀动植物展示、天府文明展示,巩固长江上游及成都平原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建设集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博览园,打造天府生态文明和天府文化展示地标,最终实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按照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要求,双方将坚持“全面合作、积极探索、政策支持、资源共享、统筹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指导和支持为主,邛崃市人民政府落实和探索为主的合作框架,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玉常表示,此次签约为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注入了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项目支撑,必将推动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加快呈现。

      新闻多看看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位于邛崃市西南,距邛崃市区约13公里。围绕白沫江沿岸打造,总长约20公里,涉及流域内的夹关镇、临济镇、平乐镇,总占地约12平方公里。示范区依托邛崃市龙门山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EOD模式试点为契机,紧扣白沫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打造农商文旅体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三大试点内容,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思路,以绿道为线,串联邛崃市西南片区精品林盘、文旅项目、古镇等旅游资源,在改善白沫江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区域内产业互动共兴,营造高品质城镇生活空间,从而探索出龙门山生态价值转化的最优路径,树立EOD开发建设模式典范。目前,该区域项目已整体包装,作为成都市唯一、四川省第二的EOD试点项目上报国家生态环境部。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响亮品牌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邛崃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2021-03-04 22:48:48


      本网讯(记者 赵蝶 文/图)为加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提升成都的优渥生态本底,助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有力打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响亮品牌,2021年3月4日下午,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邛崃市人民政府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签约各方主要领导及有关分管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升成都公园城市生态比较优势的重点工作,也是丰富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场景体验重要抓手。

      为推进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建设,聚焦科技和人才资源核心驱动力,促进成都市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的转型升级,在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内容包括重点围绕公园城市生态建设以及生态产业发展等进行科技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以及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主要五项工作为加强联合科技攻关、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咨询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决定建立长期、全面、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提升公园城市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为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随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邛崃市人民政府签署《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目标为,在示范区内,依托龙门山丰富的生物、人文资源,结合原生态的地貌景观、生物景观,构建以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为核心区域,平乐-临济-夹关白沫江沿线为辐射区域的示范区,通过生态保护修复、珍稀动植物展示、天府文明展示,巩固长江上游及成都平原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建设集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博览园,打造天府生态文明和天府文化展示地标,最终实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按照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要求,双方将坚持“全面合作、积极探索、政策支持、资源共享、统筹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指导和支持为主,邛崃市人民政府落实和探索为主的合作框架,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玉常表示,此次签约为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注入了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项目支撑,必将推动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加快呈现。

      新闻多看看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位于邛崃市西南,距邛崃市区约13公里。围绕白沫江沿岸打造,总长约20公里,涉及流域内的夹关镇、临济镇、平乐镇,总占地约12平方公里。示范区依托邛崃市龙门山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EOD模式试点为契机,紧扣白沫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打造农商文旅体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三大试点内容,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思路,以绿道为线,串联邛崃市西南片区精品林盘、文旅项目、古镇等旅游资源,在改善白沫江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区域内产业互动共兴,营造高品质城镇生活空间,从而探索出龙门山生态价值转化的最优路径,树立EOD开发建设模式典范。目前,该区域项目已整体包装,作为成都市唯一、四川省第二的EOD试点项目上报国家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