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19:09:08
本报记者 赵蝶
高州春茶绿,正是品茗时!近日,由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县委、高县人民政府主办,“10年茶博·慕茗而来”四川茶业十强县—高县早优名茶品鉴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
品鉴会上,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志刚致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处长杨彪讲话;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作高县名茶推介;高县参会企业作推介及产品展示。会上,播放了高县茶业宣传片,进行了长嘴壶茶艺、情景音乐剧《早茶之乡 高县有礼》和四川国粹—川剧变脸表演及抽奖活动。
“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高州出佳茗,悠悠三千载。高县是巴蜀古老茶区,是秦五尺道、茶马古道重要节点,是全国优质早茶原料基地和“川红工夫”原产地。
高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中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茶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土壤肥沃。域内云雾缭绕,漫射光十分丰富,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早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茶园主要分布在600—1252米的海拔之间,面积已达32.9万亩。2月初,早茶便可开采。标准化的管理技术,精湛的加工工艺,“一红一绿”两大茶品,实现“早优”双绝,产品色泽油润,汤色明亮,滋味醇厚,香气馥郁,饮后回甘,妙不可言。
2020年,高县生产干茶2.7万吨,茶业综合产值70亿元,现有茶叶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建成中国红茶第一庄园、“蜀山茶海”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引进浙江大千设计有限公司,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将于今年6月竣工,可吸纳1000户客商入驻,预计年交易额达20亿元。通过政府支持、龙头带动、三产融合,高县茶业走上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悉,在新发展阶段,高县将坚持“绿色、优质、高效”产业发展理念,围绕“一红一绿”茶品定位,做好“早”“优”文章,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成川红非遗馆、茶叶科技馆、文化小镇,丰富“茶文化”内涵。53万高州儿女将立足“十四五”,紧盯2035远景,奋力谱写高县茶业发展新篇章,再创茶马古道新辉煌。
2021-05-07 19:09:08
本报记者 赵蝶
高州春茶绿,正是品茗时!近日,由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县委、高县人民政府主办,“10年茶博·慕茗而来”四川茶业十强县—高县早优名茶品鉴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
品鉴会上,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志刚致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处长杨彪讲话;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作高县名茶推介;高县参会企业作推介及产品展示。会上,播放了高县茶业宣传片,进行了长嘴壶茶艺、情景音乐剧《早茶之乡 高县有礼》和四川国粹—川剧变脸表演及抽奖活动。
“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高州出佳茗,悠悠三千载。高县是巴蜀古老茶区,是秦五尺道、茶马古道重要节点,是全国优质早茶原料基地和“川红工夫”原产地。
高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中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茶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土壤肥沃。域内云雾缭绕,漫射光十分丰富,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早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茶园主要分布在600—1252米的海拔之间,面积已达32.9万亩。2月初,早茶便可开采。标准化的管理技术,精湛的加工工艺,“一红一绿”两大茶品,实现“早优”双绝,产品色泽油润,汤色明亮,滋味醇厚,香气馥郁,饮后回甘,妙不可言。
2020年,高县生产干茶2.7万吨,茶业综合产值70亿元,现有茶叶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建成中国红茶第一庄园、“蜀山茶海”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引进浙江大千设计有限公司,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将于今年6月竣工,可吸纳1000户客商入驻,预计年交易额达20亿元。通过政府支持、龙头带动、三产融合,高县茶业走上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悉,在新发展阶段,高县将坚持“绿色、优质、高效”产业发展理念,围绕“一红一绿”茶品定位,做好“早”“优”文章,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成川红非遗馆、茶叶科技馆、文化小镇,丰富“茶文化”内涵。53万高州儿女将立足“十四五”,紧盯2035远景,奋力谱写高县茶业发展新篇章,再创茶马古道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