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16:25:30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5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获悉,近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培育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先进材料、通用航空五大核心产业。2020年,德阳全市通用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4.7%。在通用航空领域,德阳拥有相关企业、单位共4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家,拥有航空发明专利123项,已基本形成集“研发、制造、培训、维修、运营”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二重大力发展大飞机、支线飞机、飞机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镁合金模锻件制造工艺技术,自主研制的“国之重器”——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全力满足我国通用航空对模锻件的需求。目前承担了我国所有在研在产飞机大型模锻件生产。
此外,德阳各通航生产品种应有尽有,还有以航空配套加工为主业的装备企业22户以及拥有高端精密测量仪器,机械加工设备的装备制造企业近600户,具有较强加工制造和生产配套能力。
截至目前,德阳拥有4D类机场1个,筹划建设的通用航空机场1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10个。德阳六县(市、区)正积极推进直升机停机坪、候机室、停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通航直升机“县县飞”目标。
按照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在“一核两翼、多点N网”发展布局中,德阳承担着“北翼”发展重要任务。
德阳高新区通航产业园已获批建设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将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优势,布局航空航天人才培养、通航运营、通航整机与发动机维修、航空航天体验等项目,建设18平方公里的国际化通航枢纽示范小镇,打造全球一流的通航服务高地。
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通用机场已被纳入成都平原通用机场群规划,作为二类及以上通用机场抓紧筹建。目前,已规划4200亩的通航产业园(起步区、含机场)。利用通用机场良好的空域、飞行条件优势,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军民融合示范区和西南地区通用飞机全产业链生产制造集聚区。
近年来,德阳先后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鸿雁大型无人机系统“设计生产批准函”落户德阳,标志着全国首个通过适航审定的大型无人机系统诞生。大批优质通航企业选择德阳,既是对德阳通航产业基础的肯定,也将为德阳通航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德阳多家高职院校可输送航空人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所设专业覆盖民航运输所需人才的各个专业领域,建有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360度全视景塔台指挥系统、亚太地区最大的飞行模拟机培训中心,培养了全国90%以上的民航飞行员、95%以上的机长和35%的航空领军人才及管理人才。
近年来,德阳秉持重商、亲商、助商理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服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客商信心,助力企业发展。投资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省普惠性政策,也可享受德阳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特大产业项目还可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支持。
德阳正在研究制定通航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资金方面,正在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的德阳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金,由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重点支持以通航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会展销售、教育培训等为特色的通航小镇和产业园建设发展,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的2%用于对符合德阳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进行要素补贴。
按照规划,2025年到2035年,德阳将完成广汉机场改扩建,以及什邡通用机场、部分直升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进一步夯实航空培训龙头地位;完成所有直升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形成完善的通用航空起降网络并实现全网络常态化飞行;实现工业级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的系列化研发生产;培育2—3家产值超50亿元的通用航空企业,同时培养4—5家有关通航制造性龙头和领先企业上市。
德阳将打造成全国范围内通用航空运营和服务的示范城市,国际领先的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国内领先的通用飞机整机组装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内一流的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国内重要的无人机试飞基地以及西部最大的航展与体验基地。实现通用航空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
2021-05-21 16:25:30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5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政府获悉,近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培育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先进材料、通用航空五大核心产业。2020年,德阳全市通用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4.7%。在通用航空领域,德阳拥有相关企业、单位共4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家,拥有航空发明专利123项,已基本形成集“研发、制造、培训、维修、运营”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二重大力发展大飞机、支线飞机、飞机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镁合金模锻件制造工艺技术,自主研制的“国之重器”——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全力满足我国通用航空对模锻件的需求。目前承担了我国所有在研在产飞机大型模锻件生产。
此外,德阳各通航生产品种应有尽有,还有以航空配套加工为主业的装备企业22户以及拥有高端精密测量仪器,机械加工设备的装备制造企业近600户,具有较强加工制造和生产配套能力。
截至目前,德阳拥有4D类机场1个,筹划建设的通用航空机场1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10个。德阳六县(市、区)正积极推进直升机停机坪、候机室、停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通航直升机“县县飞”目标。
按照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在“一核两翼、多点N网”发展布局中,德阳承担着“北翼”发展重要任务。
德阳高新区通航产业园已获批建设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园、“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将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优势,布局航空航天人才培养、通航运营、通航整机与发动机维修、航空航天体验等项目,建设18平方公里的国际化通航枢纽示范小镇,打造全球一流的通航服务高地。
德阳(什邡)通航产业园,通用机场已被纳入成都平原通用机场群规划,作为二类及以上通用机场抓紧筹建。目前,已规划4200亩的通航产业园(起步区、含机场)。利用通用机场良好的空域、飞行条件优势,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军民融合示范区和西南地区通用飞机全产业链生产制造集聚区。
近年来,德阳先后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鸿雁大型无人机系统“设计生产批准函”落户德阳,标志着全国首个通过适航审定的大型无人机系统诞生。大批优质通航企业选择德阳,既是对德阳通航产业基础的肯定,也将为德阳通航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德阳多家高职院校可输送航空人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所设专业覆盖民航运输所需人才的各个专业领域,建有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360度全视景塔台指挥系统、亚太地区最大的飞行模拟机培训中心,培养了全国90%以上的民航飞行员、95%以上的机长和35%的航空领军人才及管理人才。
近年来,德阳秉持重商、亲商、助商理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服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客商信心,助力企业发展。投资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等国家、省普惠性政策,也可享受德阳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特大产业项目还可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支持。
德阳正在研究制定通航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资金方面,正在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的德阳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金,由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出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重点支持以通航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会展销售、教育培训等为特色的通航小镇和产业园建设发展,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的2%用于对符合德阳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产业投资项目进行要素补贴。
按照规划,2025年到2035年,德阳将完成广汉机场改扩建,以及什邡通用机场、部分直升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进一步夯实航空培训龙头地位;完成所有直升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形成完善的通用航空起降网络并实现全网络常态化飞行;实现工业级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的系列化研发生产;培育2—3家产值超50亿元的通用航空企业,同时培养4—5家有关通航制造性龙头和领先企业上市。
德阳将打造成全国范围内通用航空运营和服务的示范城市,国际领先的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国内领先的通用飞机整机组装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内一流的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国内重要的无人机试飞基地以及西部最大的航展与体验基地。实现通用航空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