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17:16:53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获悉,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联合承办,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是川渝两地首次对外开展产业协同招商。
大会以“共建双城经济圈·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外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川渝两地经济合作和招商投资促进部门共同推介了川渝两地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健康和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6大产业投资机遇。川渝两地经济韧性好、投资空间大、交通畅达便捷。2020年,两地经济总量达到7.36万亿元,占西部12省(区、市)的34.5%,增长4.8%,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8.7%,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对外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30余条国际航线通达全球,对内建设“4个1小时交通圈”,加快实现成渝双核1小时通达、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毗邻地区1小时通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川渝两地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良好,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规模较大、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超2.1万亿元、增长18%,成为两地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构建了“芯屏端软智网”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两地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4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多家,本地配套率超过70%,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产值超过6000亿元,集聚了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十四五”期间,川渝两地将围绕主导产业,坚持优势互补,加强招商协作,扩大区域内产业分工,提升区域内部配套水平,推动重点产业成链集群,共同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优质白酒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和国家重要医药基地。
会上,川渝两地落户企业代表和英中贸易协会还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活动采取“1+2”线下推介、云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主体活动之外,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还举办了两场专项活动,由两地相关市(县、区)开展联合推介。此次大会同步进行图文直播,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大会也受到相关金融机构海外分行客户的线上关注,增强了针对性和影响力。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家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川渝两地外事、发改、经信、经合(投促)部门和驻沪办,以及成都、泸州、遂宁、万州、渝北、长寿等10余个市(区、县)相关负责人参会;其中,应邀参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达到37家。
据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来,川渝两地经济合作和招商投资促进部门抱团出击、相向而行,签署《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两地产业协同招商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交换投资数据、定期开展协同招商等工作机制,联合举办全球推介活动,两地协同招商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2020年以来,川渝合作共建的52个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71.6亿元。截至2021年5月,川渝共签署协议248份,共建毗邻园区10个。
近年来,川渝两地吸引外资走在中西部前列,“投资西部、首选川渝”已成为外国投资者共识。据商务部统计,“十三五”期间,川渝两地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33.61亿美元,其中,2020年,川渝两地FDI到资额占西部十二省(区、市)到资总量的57.98%;外资企业发展情况良好,根据2020年外商投资年度信息报告显示,川渝两地存量外商投资企业数量6741家,占西部省份的42.97%。
2021-06-22 17:16:53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获悉,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联合承办,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是川渝两地首次对外开展产业协同招商。
大会以“共建双城经济圈·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外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川渝两地经济合作和招商投资促进部门共同推介了川渝两地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健康和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6大产业投资机遇。川渝两地经济韧性好、投资空间大、交通畅达便捷。2020年,两地经济总量达到7.36万亿元,占西部12省(区、市)的34.5%,增长4.8%,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8.7%,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对外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30余条国际航线通达全球,对内建设“4个1小时交通圈”,加快实现成渝双核1小时通达、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毗邻地区1小时通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川渝两地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良好,特别是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规模较大、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超2.1万亿元、增长18%,成为两地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构建了“芯屏端软智网”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两地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4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多家,本地配套率超过70%,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产值超过6000亿元,集聚了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十四五”期间,川渝两地将围绕主导产业,坚持优势互补,加强招商协作,扩大区域内产业分工,提升区域内部配套水平,推动重点产业成链集群,共同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优质白酒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全球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应用基地和国家重要医药基地。
会上,川渝两地落户企业代表和英中贸易协会还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活动采取“1+2”线下推介、云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主体活动之外,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还举办了两场专项活动,由两地相关市(县、区)开展联合推介。此次大会同步进行图文直播,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大会也受到相关金融机构海外分行客户的线上关注,增强了针对性和影响力。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家知名企业、商协会和机构,川渝两地外事、发改、经信、经合(投促)部门和驻沪办,以及成都、泸州、遂宁、万州、渝北、长寿等10余个市(区、县)相关负责人参会;其中,应邀参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达到37家。
据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来,川渝两地经济合作和招商投资促进部门抱团出击、相向而行,签署《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两地产业协同招商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交换投资数据、定期开展协同招商等工作机制,联合举办全球推介活动,两地协同招商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2020年以来,川渝合作共建的52个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71.6亿元。截至2021年5月,川渝共签署协议248份,共建毗邻园区10个。
近年来,川渝两地吸引外资走在中西部前列,“投资西部、首选川渝”已成为外国投资者共识。据商务部统计,“十三五”期间,川渝两地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33.61亿美元,其中,2020年,川渝两地FDI到资额占西部十二省(区、市)到资总量的57.98%;外资企业发展情况良好,根据2020年外商投资年度信息报告显示,川渝两地存量外商投资企业数量6741家,占西部省份的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