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3:18:48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暑假在家和朋友聚餐,怎么能少了零食和啤酒饮料。”成都市民叶女士在郫都区某临期食品折扣仓购买了一大袋的零食和一箱哈尔滨啤酒,共消费了200元。
如今,从商超的零散促销到独立发展的行业,“临期食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据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统计,2020年以来成都出现了不低于30家的临期食品专卖店,预计后期数据还会继续增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临期商品”的话题被网友不时更新。有网友称,临期商品让他们实现了“零食自由”。
连锁超市:
捆绑促销临期商品
记者了解到,除了专门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各大“临期仓库”和“临期零售超市”以外,小型超市或大型连锁超市也会将临期商品进行促销,常见为捆绑促销,例如“买一送一”“买二赠一”等形式。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几家大型超市后发现,这些超市均有临期商品销售。记者在位于鼓楼北二街的某连锁超市内看到,货架上有的牛奶正在以“买一送一”的捆绑形式促销。
“能在两三天之内吃完的东西才会买,如果买多了放太久,还是不太放心食品的安全问题。”成都市民权女士正在选购要喝的常温牛奶。通过一番对比,权女士最终选择了“买二赠一”的牛奶,“我上班的地方就在这附近,今天买了三盒牛奶这几天就不用再来买了,关键是这种牛奶和正价牛奶相比也没什么区别,还划算。”记者注意到,该品牌牛奶保质期为六个月,距离过期还剩两个月的时间。
“捆绑促销常见于饮料或者奶制品,有些品牌临近保质期一两个月的时候开始做促销活动,而有些品牌保质期过半就会开始促销。”据工作人员介绍,不同的厂家对于临期商品处理时间会有所差异。如果商品过了保质期还没销售掉,供货厂家会派工作人员来回收处理。
临期食品折扣仓:
以快消商品为主
权女士的体验并非个案。近期,成都的各大临期食品折扣超市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让人不由得感叹,临期商品走俏成食品界中的“奥特莱斯”。
“现在是下班时间,人不太多,一般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人比较多。”在位于郫都区的一九九二折折购食品折扣仓内,前来购物的市民慢慢多了起来。酒水饮料、饼干泡面、纸巾、大米等商品应有尽有,1.5元一袋的阿宽麻辣面皮、2.9元一盒的烧仙草果冻、7元一瓶的星巴克芝士奶香拿铁、29.9元一袋的10斤装大米……
“商品种类很多,我进去逛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装满了一购物车,大大小小31件商品,总共才花了102元。”成都市民张小姐向记者展示她的“战利品”,“折扣价相当诱人,很多商品都还有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过期,特别爱吃零食的或者居家小能手来这里就对了。”
记者注意到,该食品折扣仓主要以零食为主,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会标明商品临期日期和现在的价格来提醒消费者。“这里的商品价格要比外面的超市便宜,一般像小零食、饮料、酒水卖得比较好,也卖得快。”据工作人员介绍,折扣仓商品不是固定的,卖完一批就会换另一批。
临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不少市民对临期食品依然存在一些疑虑: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一九九二折折购食品折扣仓(爱琴海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食品安全,出售的食品品牌及种类以快消商品为主,并在进货时选择同一时段的整箱商品,以确保同一批次的产品质量。如果到了保质期还未销售掉,供货商会将其收回处理。
据了解,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因此处于保质期内的临期食品,在包装完好、储存得当的情况下,其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可放心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如果消费者对于购买的临期食品有疑虑,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食品处于保质期与食品变质是两个概念,长期、大量消费临期食品可能对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消费者应理性消费。相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消耗量适当、适量地选择购买。
2021-08-13 13:18:48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暑假在家和朋友聚餐,怎么能少了零食和啤酒饮料。”成都市民叶女士在郫都区某临期食品折扣仓购买了一大袋的零食和一箱哈尔滨啤酒,共消费了200元。
如今,从商超的零散促销到独立发展的行业,“临期食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据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统计,2020年以来成都出现了不低于30家的临期食品专卖店,预计后期数据还会继续增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临期商品”的话题被网友不时更新。有网友称,临期商品让他们实现了“零食自由”。
连锁超市:
捆绑促销临期商品
记者了解到,除了专门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各大“临期仓库”和“临期零售超市”以外,小型超市或大型连锁超市也会将临期商品进行促销,常见为捆绑促销,例如“买一送一”“买二赠一”等形式。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几家大型超市后发现,这些超市均有临期商品销售。记者在位于鼓楼北二街的某连锁超市内看到,货架上有的牛奶正在以“买一送一”的捆绑形式促销。
“能在两三天之内吃完的东西才会买,如果买多了放太久,还是不太放心食品的安全问题。”成都市民权女士正在选购要喝的常温牛奶。通过一番对比,权女士最终选择了“买二赠一”的牛奶,“我上班的地方就在这附近,今天买了三盒牛奶这几天就不用再来买了,关键是这种牛奶和正价牛奶相比也没什么区别,还划算。”记者注意到,该品牌牛奶保质期为六个月,距离过期还剩两个月的时间。
“捆绑促销常见于饮料或者奶制品,有些品牌临近保质期一两个月的时候开始做促销活动,而有些品牌保质期过半就会开始促销。”据工作人员介绍,不同的厂家对于临期商品处理时间会有所差异。如果商品过了保质期还没销售掉,供货厂家会派工作人员来回收处理。
临期食品折扣仓:
以快消商品为主
权女士的体验并非个案。近期,成都的各大临期食品折扣超市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让人不由得感叹,临期商品走俏成食品界中的“奥特莱斯”。
“现在是下班时间,人不太多,一般工作日晚上和周末人比较多。”在位于郫都区的一九九二折折购食品折扣仓内,前来购物的市民慢慢多了起来。酒水饮料、饼干泡面、纸巾、大米等商品应有尽有,1.5元一袋的阿宽麻辣面皮、2.9元一盒的烧仙草果冻、7元一瓶的星巴克芝士奶香拿铁、29.9元一袋的10斤装大米……
“商品种类很多,我进去逛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装满了一购物车,大大小小31件商品,总共才花了102元。”成都市民张小姐向记者展示她的“战利品”,“折扣价相当诱人,很多商品都还有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过期,特别爱吃零食的或者居家小能手来这里就对了。”
记者注意到,该食品折扣仓主要以零食为主,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会标明商品临期日期和现在的价格来提醒消费者。“这里的商品价格要比外面的超市便宜,一般像小零食、饮料、酒水卖得比较好,也卖得快。”据工作人员介绍,折扣仓商品不是固定的,卖完一批就会换另一批。
临期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不少市民对临期食品依然存在一些疑虑: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一九九二折折购食品折扣仓(爱琴海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食品安全,出售的食品品牌及种类以快消商品为主,并在进货时选择同一时段的整箱商品,以确保同一批次的产品质量。如果到了保质期还未销售掉,供货商会将其收回处理。
据了解,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因此处于保质期内的临期食品,在包装完好、储存得当的情况下,其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可放心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台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如果消费者对于购买的临期食品有疑虑,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食品处于保质期与食品变质是两个概念,长期、大量消费临期食品可能对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消费者应理性消费。相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消耗量适当、适量地选择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