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15:09:04
本报讯(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10月14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旌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严、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
抓住“放”的关键
切实放出市场活力
据了解,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旌阳区实行“证照分离”等举措,继续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旌阳区推进“全程电子化”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捷程度。推广应用一体化政务平台下的“全程电子化”“营商通”APP,鼓励市场主体经营者在疫情防控下足不出户,全程网办,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推进“跨市”“跨省”通办,通过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市场准入“业务同标、数据共享、系统互融”,统一身份实名认证互认、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互通、市场主体经营范围库一致,营业执照异地互打互发。
创新推出“银商通”模式,推进个体登记便利化。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银商通”模式,与中行、工行、建行、农商行四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将注册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网点,由银行网点代办营业执照,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个体登记,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抓住“管”的重点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在推动“排查检查”向“双随机、一公开”转变方面,旌阳区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领域日常行政执法检查的主要手段,推动监管事项公开透明、执法程序依法合规、抽查结果社会监督。
推动“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积极配合旌阳区行政审批局,明确审批与监管的职责分工,做好市场监管领域涉改革事项的事后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行为。2021年,旌阳区市场监管局将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事项进行责任分解,逐项明确检查频次、监管措施、责任科室等,确保事中事后监管科学规范、扎实有效。
推动“单一部门处罚”向“失信联合惩戒”转变。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关规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名单嵌入部门业务办理过程中,并将企业失信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抓住“服”的要求
助力市场主体优质发展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健全完善旌阳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重规范政府行为,组织全区政策制定机关按照“谁起草、谁审查”、“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对涉企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清理,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2021年专项清理文件77件。
清理涉企违规收费。对全区商业银行、协会商会、不动产登记等领域收费问题加大查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开展水电气价格检查,重点落实降低用电、用气价格政策以及环保电价政策,严格规范各方反映较多的转供电价格行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三周年“回头看”督查工作,了解各部门对“四川省民营经济20条”“德阳市民营经济26条”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纾困解难协调机制,强化民营企业问题诉求收集、跟踪督办和办理结果反馈,推进民营企业问题诉求解决落实,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和纾困解难现场办公会机制,共组织召开恳谈会2次。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指导旌阳区装备电缆及电气配套同业商会做好“知名品牌示范区”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白酒质量提升工作,指导辖区白酒生产企业制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启动红伏村的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受理审核专利授权资助23件,指导东方电机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获得中国优秀专利奖1件;强化打击保护力度,共立案知识产权案件23件,案值超过100万元,其中“郭某涉嫌销售假冒茅台王子酒案”在全市率先采用“三书模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完善‘一窗办件’规则,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加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运用,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和‘一网一门次’,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旌阳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唐雪莲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优质高效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有序竞争的环境。
2021-10-15 15:09:04
本报讯(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10月14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旌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主线,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努力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严、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
抓住“放”的关键
切实放出市场活力
据了解,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旌阳区实行“证照分离”等举措,继续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旌阳区推进“全程电子化”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捷程度。推广应用一体化政务平台下的“全程电子化”“营商通”APP,鼓励市场主体经营者在疫情防控下足不出户,全程网办,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推进“跨市”“跨省”通办,通过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市场准入“业务同标、数据共享、系统互融”,统一身份实名认证互认、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互通、市场主体经营范围库一致,营业执照异地互打互发。
创新推出“银商通”模式,推进个体登记便利化。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银商通”模式,与中行、工行、建行、农商行四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将注册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网点,由银行网点代办营业执照,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个体登记,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抓住“管”的重点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在推动“排查检查”向“双随机、一公开”转变方面,旌阳区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领域日常行政执法检查的主要手段,推动监管事项公开透明、执法程序依法合规、抽查结果社会监督。
推动“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积极配合旌阳区行政审批局,明确审批与监管的职责分工,做好市场监管领域涉改革事项的事后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行为。2021年,旌阳区市场监管局将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事项进行责任分解,逐项明确检查频次、监管措施、责任科室等,确保事中事后监管科学规范、扎实有效。
推动“单一部门处罚”向“失信联合惩戒”转变。落实《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关规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名单嵌入部门业务办理过程中,并将企业失信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抓住“服”的要求
助力市场主体优质发展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健全完善旌阳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重规范政府行为,组织全区政策制定机关按照“谁起草、谁审查”、“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对涉企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清理,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2021年专项清理文件77件。
清理涉企违规收费。对全区商业银行、协会商会、不动产登记等领域收费问题加大查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开展水电气价格检查,重点落实降低用电、用气价格政策以及环保电价政策,严格规范各方反映较多的转供电价格行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三周年“回头看”督查工作,了解各部门对“四川省民营经济20条”“德阳市民营经济26条”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纾困解难协调机制,强化民营企业问题诉求收集、跟踪督办和办理结果反馈,推进民营企业问题诉求解决落实,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和纾困解难现场办公会机制,共组织召开恳谈会2次。
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指导旌阳区装备电缆及电气配套同业商会做好“知名品牌示范区”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白酒质量提升工作,指导辖区白酒生产企业制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启动红伏村的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受理审核专利授权资助23件,指导东方电机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获得中国优秀专利奖1件;强化打击保护力度,共立案知识产权案件23件,案值超过100万元,其中“郭某涉嫌销售假冒茅台王子酒案”在全市率先采用“三书模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完善‘一窗办件’规则,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加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运用,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和‘一网一门次’,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旌阳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唐雪莲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优质高效的创业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有序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