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11:28:37
谢岗东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在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过程中,以企业知识产权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为导向,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开设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为企业赋力、赋智、赋能,先后为33家后备上市企业、296家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和14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化、全链条服务,以实际行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保姆式”服务赋力
为企业固本培元
德阳市是中小微企业聚居地,市场主体2万4千多家,但绝大部分企业属于无专利、无商标、无版权的“三无企业”。为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德阳市制定了《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跟踪督导制度》等政策文件,采取培训讲座、政策沙龙、头脑风暴等“保姆式”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辅导、质押融资、商标品牌建设、专利导航等知识产权贴心服务270余场(次),为企业发展固本培元。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德阳市专利指数居全省第三,企业授权专利2313件,同比增长39.8%,有专利的企业由原来的500余家提高到1300多家,基本清除了规模以上企业“零专利”现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由原来的大中型企业“一枝独秀”转变为中小微企业“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四川吉浦森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磷废渣生产绿色、环保、隔热、隔声、防火、轻质建筑材料,自主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度高,年产100万㎡的通体防潮石膏墙板生产线,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专家“上门问诊”和专家团队“集体会诊”,先后在产品配方、隔热隔声改性等技术创新领域,形成了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陪伴式”服务赋智
为企业提质增效
德阳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材料化工等规模以上企业1400余家,在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弱、创新层次低、高价值发明专利少、融资难等实际困难,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
针对以上问题,德阳市整合现有要素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德阳服务中心,成功搭建中国(德阳)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德阳市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管家”,推出38大类164项以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高校院所、服务人才为主线的知识产权系列服务产品,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发展,先后举办以智能装备制造、医药和健康产业及“双碳”绿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申报等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对接和培训活动60余次,服务企业500余家,培训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人才3000余人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亿元,新增专利实施项目932件,新增产值296.6亿元,新增利税36.69亿元,出口创汇3.98亿美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
“增程式”服务赋能
为企业蓄势加速
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作为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始终缺乏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人才少,职务发明归属及利益分享机制和奖酬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对此,德阳市组织专家队伍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先后出台实施《德阳市“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关于支持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成果权属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战略为引领,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培育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创型、基础性高价值专利。
截至目前,德阳市先后以重装骨干企业为主体,培育并形成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5个,高价值专利组合9个,有效发明专利2830件。东方汽轮机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突破通用、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国际巨头的封锁,实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高价值发明专利80多件和技术秘密36项,10余项核心专利获得国家、省、市专利奖。东方电机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强化创新转化激励,“一种用于水力机械的混流式转轮”等7件水电专利组合及其它15个专利组合实现产值86亿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企业。
2022-10-25 11:28:37
谢岗东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在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过程中,以企业知识产权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为导向,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开设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为企业赋力、赋智、赋能,先后为33家后备上市企业、296家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和14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化、全链条服务,以实际行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保姆式”服务赋力
为企业固本培元
德阳市是中小微企业聚居地,市场主体2万4千多家,但绝大部分企业属于无专利、无商标、无版权的“三无企业”。为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德阳市制定了《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跟踪督导制度》等政策文件,采取培训讲座、政策沙龙、头脑风暴等“保姆式”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辅导、质押融资、商标品牌建设、专利导航等知识产权贴心服务270余场(次),为企业发展固本培元。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德阳市专利指数居全省第三,企业授权专利2313件,同比增长39.8%,有专利的企业由原来的500余家提高到1300多家,基本清除了规模以上企业“零专利”现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由原来的大中型企业“一枝独秀”转变为中小微企业“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四川吉浦森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磷废渣生产绿色、环保、隔热、隔声、防火、轻质建筑材料,自主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计量精度高,年产100万㎡的通体防潮石膏墙板生产线,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专家“上门问诊”和专家团队“集体会诊”,先后在产品配方、隔热隔声改性等技术创新领域,形成了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陪伴式”服务赋智
为企业提质增效
德阳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材料化工等规模以上企业1400余家,在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弱、创新层次低、高价值发明专利少、融资难等实际困难,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
针对以上问题,德阳市整合现有要素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德阳服务中心,成功搭建中国(德阳)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德阳市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管家”,推出38大类164项以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高校院所、服务人才为主线的知识产权系列服务产品,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陪伴企业共同成长发展,先后举办以智能装备制造、医药和健康产业及“双碳”绿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申报等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对接和培训活动60余次,服务企业500余家,培训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人才3000余人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亿元,新增专利实施项目932件,新增产值296.6亿元,新增利税36.69亿元,出口创汇3.98亿美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
“增程式”服务赋能
为企业蓄势加速
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作为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始终缺乏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人才少,职务发明归属及利益分享机制和奖酬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对此,德阳市组织专家队伍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先后出台实施《德阳市“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关于支持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成果权属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战略为引领,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培育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创型、基础性高价值专利。
截至目前,德阳市先后以重装骨干企业为主体,培育并形成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5个,高价值专利组合9个,有效发明专利2830件。东方汽轮机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突破通用、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国际巨头的封锁,实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高价值发明专利80多件和技术秘密36项,10余项核心专利获得国家、省、市专利奖。东方电机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强化创新转化激励,“一种用于水力机械的混流式转轮”等7件水电专利组合及其它15个专利组合实现产值86亿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