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川渝签署多项协议 达成合作共识 持续加强对接

    2020-06-09 14:12:16


    川渝警院携手共进

    本报记者 赵蝶 王舒琴 文/图

      为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日,川渝两地在同城化服务、通信业、警察学院等方面加强对接,达成合作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

      探索社保一卡通等同城化服务

      近日,继签订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后,成渝高新区再度牵手,就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上,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与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分别签署了《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明确推进两地人才流动、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劳动仲裁、智能建设等方面合作共享,力争引领成渝全面合作共享发展。

      记者了解到,针对电子信息代工行业等相关企业用工需求波动较大,出现短期用工高峰难以保障的问题,成渝高新区将牵头建立成渝跨区域共享员工机制,跨区域跨行业调动用工。

      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此,成渝高新区将探索建立两地高端人才评价互认机制,对互相认定的高端人才,探索在安家保障、医疗保障、创新创业等方面对等共享,推进公共资源合理共享;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数据库,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推动两地公共技术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共建共享,面向所有高层次人才企业开放。

      针对双城就业入学等人群的需求,协议约定,两地高新区将“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等方式,共享两地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还将共建共享医疗卫生专家库,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医疗服务区域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两地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推动健康产业协作发展。

      在推动社会保险服务协同方面,成渝高新区将力争早日实现两地社保卡同城化。争取社保卡异地门诊就医,药店诊所通用,即时结算,同等使用,推进社保卡两城“一卡通”便民服务。同时建立社保协同互认机制,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加强社会保险风险防控协作,推进异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委托合作。

      加强警务合作工作部署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公安厅、重庆市公安局加强川渝警务合作工作部署,近日,重庆警察学院和四川警察学院在成都共同召开川渝警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首次工作联席会。

      会上,重庆警察学院和四川警察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两校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交流合作关系,为成渝地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双方还分别介绍了川渝警院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双方表示,两校要在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合作基础上,以签约仪式为新起点,充分沟通、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多方联动、务实推进,持续深化川渝警院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民警培训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协作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

      共同打造国际性区域信息枢纽

      近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在成都签署《双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印发《双向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0-2022年)》,共同推动成渝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协议约定,川渝信息通信业将在共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垂直行业应用、提升通信保障能力、培育创新孵化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以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抓手,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区,率先构建全国一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镜像服务器、千兆宽带城市群为支撑,大幅提升区域网络能力,打造国际性区域信息枢纽;以重点行业应用为先导,全面提升成渝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撑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下一步,川渝两地信息通信业将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各自政策、产业资源优势,以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垂直行业应用共享共用、联合保障监管合作共享、创新孵化能力共同培育为重点,促进两地信息通信业实现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企业协同,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地方
  • /
  • 商经
  • /

    川渝签署多项协议 达成合作共识 持续加强对接

    2020-06-09 14:12:16


    川渝警院携手共进

    本报记者 赵蝶 王舒琴 文/图

      为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日,川渝两地在同城化服务、通信业、警察学院等方面加强对接,达成合作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

      探索社保一卡通等同城化服务

      近日,继签订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后,成渝高新区再度牵手,就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上,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与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分别签署了《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明确推进两地人才流动、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劳动仲裁、智能建设等方面合作共享,力争引领成渝全面合作共享发展。

      记者了解到,针对电子信息代工行业等相关企业用工需求波动较大,出现短期用工高峰难以保障的问题,成渝高新区将牵头建立成渝跨区域共享员工机制,跨区域跨行业调动用工。

      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此,成渝高新区将探索建立两地高端人才评价互认机制,对互相认定的高端人才,探索在安家保障、医疗保障、创新创业等方面对等共享,推进公共资源合理共享;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数据库,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推动两地公共技术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共建共享,面向所有高层次人才企业开放。

      针对双城就业入学等人群的需求,协议约定,两地高新区将“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等方式,共享两地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还将共建共享医疗卫生专家库,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医疗服务区域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两地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推动健康产业协作发展。

      在推动社会保险服务协同方面,成渝高新区将力争早日实现两地社保卡同城化。争取社保卡异地门诊就医,药店诊所通用,即时结算,同等使用,推进社保卡两城“一卡通”便民服务。同时建立社保协同互认机制,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加强社会保险风险防控协作,推进异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委托合作。

      加强警务合作工作部署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公安厅、重庆市公安局加强川渝警务合作工作部署,近日,重庆警察学院和四川警察学院在成都共同召开川渝警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首次工作联席会。

      会上,重庆警察学院和四川警察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两校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交流合作关系,为成渝地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双方还分别介绍了川渝警院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双方表示,两校要在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合作基础上,以签约仪式为新起点,充分沟通、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多方联动、务实推进,持续深化川渝警院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民警培训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协作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

      共同打造国际性区域信息枢纽

      近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在成都签署《双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印发《双向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0-2022年)》,共同推动成渝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协议约定,川渝信息通信业将在共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垂直行业应用、提升通信保障能力、培育创新孵化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以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抓手,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区,率先构建全国一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镜像服务器、千兆宽带城市群为支撑,大幅提升区域网络能力,打造国际性区域信息枢纽;以重点行业应用为先导,全面提升成渝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撑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下一步,川渝两地信息通信业将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各自政策、产业资源优势,以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垂直行业应用共享共用、联合保障监管合作共享、创新孵化能力共同培育为重点,促进两地信息通信业实现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企业协同,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